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身边新闻 > 杭州 正文

杭图门口出现一个神秘亭子 进去读一段文字就可能上央视节目

2017-02-20 08:24:09 来源: 都市快报 记者 戴维

  刚刚过去的周六,央视推出了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董卿请来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与朗读结合,温文尔雅地给了大家一碗文化鸡汤,第一期豆瓣评分高达9.3。没想到节目组马上就来杭州圈粉了!昨天上午,有同事在朋友圈里发文:“杭图门口出现这个朗读亭,据说跟正当红的董卿小姐在做的新节目《朗读者》有关,进去朗读可能上央视哦。”

  中午1点,我们赶过去,在杭州图书馆一号门入口,找到了这个朗读亭。

  昨天下午,市民在杭图一号门外排队,等待进入朗读亭录制。记者戴维摄

  朗读亭今天在城市阳台

  接下来去浙大紫金港校区和浙江图书馆

  从外表看,这个神秘的朗读亭比普通电话亭稍大一点。节目组的外景编导和摄像有五六人在边上,里面没有凳子,朗读者必须站着读。桌上有专业的录音设备,头顶上方有一个摄像头。每名朗读者只管对着圆形麦克风念就可以,制作人员会在外面遥控指挥录制设备。亭子的门一关上,朗读者在里面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外面完全看不到也听不到,保证了朗读时的私密性。

  让性格比较含蓄的杭州人走到话筒前朗读,还要倾吐内心的波澜,会不会有难度?昨天,我在亭子旁守了一下午,周末图书馆的人流量挺大,不断有人走过,好奇地看看,或者拿出手机拍照。但真走到亭子里朗读的人,真心不多。

  《朗读者》节目的外景编导费株株说,在事先没有宣传的情况下,昨天有将近60位市民走进朗读亭录制。前几天,朗读亭已经悄悄去了余杭的塘栖古镇和天子岭的环保图书馆,也接待了近百位朗读者。朗读亭之前还到过北京和广州,分别在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和广州的省立中山图书馆站过台。“我们在北京一天录制有七八十人,在广州情人节当天有一百多人。”

  朗读亭活动目前定了5个城市,之前董卿曾在采访中谈及为什么提议把杭州设成朗读亭的第三站:“我在杭州生活和工作过,对这个城市有感情,杭州有文化内涵,有独特的文化地位、人文景观,我觉得杭州人的气质、面貌都特别好,当时定城市的时候,我觉得除了北上广,杭州就是首选。”

  费株株告诉记者,杭州部分录制的素材会当天传回北京,下周六出现在新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中。

  朗读亭的创意来自前几年春晚上出现过的电话亭,当时在不同城市设置,让不能回家过年的人可以进去录制给家人的新年祝福。

  “董卿希望《朗读者》节目和观众有更多互动,所以我们没有设门槛,谁都可以参加。朗读亭更大的意义在于倡导全民阅读。欢迎杭州地区更多有故事的朗读者来致献。”

  杭图门口的朗读亭只摆一天。有读者看到我们微信后“好想去试试”,或者表示遗憾,“今天去图书馆还看到那个亭子!错过了!”

  不要急,今天上午10点,朗读亭会出现在钱江新城的城市阳台,就是平时看灯光秀的地方。接下来,朗读亭还会“漂流”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曙光路的浙江图书馆。朗读亭会在杭州一直摆到2月底。

  俄罗斯留学生唐曦兰朗读自己写的诗。记者葛亚琪摄

  朗读者1号会写一手好诗的俄罗斯姑娘

  参加过中国诗词大会的俄罗斯姑娘娜斯佳,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唐曦兰”。这个漂亮的俄罗斯姑娘,不仅汉语说得标准,还会用中文写诗,最喜欢的中国诗人是李白和徐志摩。下面这首仿古诗就是她写的:

  我自北国来,风光弥雄壮。夏行如春令,桃献花怒放。四野如天堂,云雨似汪洋。倩女之娩泽,一绝而妖艳。

  她现在浙江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念大三,目标是在中国考研,还要读博。昨天上午她进亭子朗读的,是她自己写的一首关于故乡的诗:《今天做了一个梦》。

  今天做了一个梦。/碧云美好布满山前。/我在野外慢慢悠悠,/一望无边景色那么抢眼。/树上听到鸟鸣声,/吸一口新鲜的春天。/醒来!在夜天的星海里,/看到家人脸上的笑颜。/我所深爱的故乡,/郊外极美天空湛蓝。/故丘密林像神仙世界一般,/那些边缘无比芳香新鲜。/离了这些我能不思想?!/感恩此生与你同行。/你会永远在我心中,/无穷无尽美丽的蓝色天空。

  朗读者2号他把《共和国之恋》献给闵恩泽院士

  周末和家人一起来逛图书馆的赵科在中石化工作,昨天看到朗读亭,他兴奋地进亭子读了一首歌。

  “我把廖昌永唱的《共和国之恋》的歌词朗读了一遍,送给石化事业的奠基者,也是我们的前辈——闵恩泽院士。”

  我查了一下,《共和国之恋》是1988年播出的一部讴歌我国知识分子同名专题片的片头曲,由刘毅然作词,用的是美声唱法,“纵然是凄风苦雨,我也不会离你而去,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而赵科用朗读致敬的闵恩泽院士是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2011年,一颗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2016年3月,闵老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在爸爸的榜样作用下,赵科的大女儿、安吉路小学四年级的赵景茜也落落大方走进朗读亭,朗读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来表达她对自己身为杭州人的一份骄傲。

  这封字迹歪歪扭扭的情书是林爷爷花了近两个小时写的。记者葛亚琪摄

  朗读者3号金婚奶奶朗读来自病床上的挚爱情书

  75岁的王佩英奶奶读的是老伴林镜冰从重症监护室写来的金婚“情书”。

  “佩英,我们结婚五十年来,由于您对家庭作出一切自己能行的奉献,使我们家庭不断发展,谢谢您,亲爱的。镜冰”

  王奶奶和林爷爷,今年正好结婚50周年。两人说好金婚要拍一张婚纱照的,没想到两个月前,林爷爷遇到车祸,一直躺在浙医二院滨江院区的重症监护室,胸部以下瘫痪,上了呼吸机,不能说话。

  但他一直记得,2月17日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那天,病床上的林爷爷用唯一能动的手,让人把圆珠笔绑在手臂上,写了一封歪歪扭扭的情书,五十个字不到,他写了近两个小时。(详见2月18日快报03版《重症监护室里办了场金婚典礼》)

  这份在别人看来字迹难以辨认的书信,王奶奶却每一个字都认得清,背得出。她说,林爷爷年轻时脾气很急,老来好了很多,还很会调节气氛。王奶奶随身带着十来张他们晚年拍的照片,每一张都是笑逐颜开,非常恩爱。

  在林爷爷的情书上,还有几行其他内容的字:一行是“去浙江医院你妈家近”,原来王奶奶家住黄龙洞,每次去滨江看林爷爷,路上就要两个多小时。王奶奶腰椎不好,还有风湿病。林爷爷特地写这句话,要求转院到离家近些的医院,为的是让王奶奶别那么累。

  另一行是一句完整的话:“五十年前的今晚,我们在平湖秋月西湖边,孤山脚下一个小房子里结婚。”

  自从林爷爷出事后,王奶奶就没睡过一天好觉。林爷爷的这封信,她贴身放在包里,生怕找不到。昨天,从没化过妆的王奶奶,让化妆师描了淡妆,看上去气色好多了。她穿了一件七分袖的墨绿色外套,精心配了一条蓝底淡花的围巾,希望林爷爷能在电视上听到自己读信的声音。

  一刻钟后,王奶奶走出朗读亭,泪如雨下。

标签:杭图 朗读亭 央视
编辑:叶嘉妍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