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身边新闻 > 舟山 正文

舟山KTV数量减半,包厢酒水费均降了近一半

2017-02-16 08:57:20 来源: 舟山晚报 朱丽媛

  KTV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曾经是“高消费”的象征。鼎盛时期,全市有210多家各类KTV和歌舞厅,遍布大小岛屿。

  而随着同质化竞争的激烈、娱乐方式多元化以及互联网K歌模式的介入等因素,主要依赖包厢费和酒水消费等经营模式的KTV,无法提供创新的服务价值。如今不少已关门大吉,数量减少了近一半。“高姿态”的KTV行业已降低“身段”,寻求转型。

   全市KTV数量减少近一半

  2010年前后,KTV还处于鼎盛时期。普陀六横人刘苏华在沈家门开起了一家中等规模的KTV,20多间包厢,豪华的软硬件设施一度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当时,像我们这类中档场所,包厢消费起码在一二千元一间,高档点在三四千元。”提起那时候的生意,刘苏华回忆说,当时要想周末去他的KTV唱歌,得提前几天才能预定到包厢。

  “从2012年开始,行业整体开始不景气了。两年多前,我就把KTV转租给了别人。现在包厢消费在三五百元,酒水也降价了近一半。”刘苏华说。

  相对于其他行业,KTV对空间要求较大,这意味着需要高额的房租。其次,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雇员相对较多,成本自然就高。

  顾客对于KTV软硬件要求不断提升,经营者要定期改变装修风格主题,还要不断更新歌曲曲目。因此,KTV的经营、维护成本会越来越高。

  刘苏华说,现在靠租金也好过自己苦苦支撑。

  记者从市娱乐行业协会了解到,2007年至2010年,是全市KTV最多的时期。“全市有210多家各类KTV和歌舞厅,嵊泗嵊山、枸杞等小岛上,就有五六家之多。”协会秘书长潘纪平介绍道,而现在全市仅剩120余家。

   为赚人气,从“高消费”走向平价消费

  KTV不再享受消费者的专宠,如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突围”?

  “降低消费门槛,薄利多销。”同样在沈家门开了10多年KTV的施敏军说,为了赚人气,现在许多KTV逐渐转向大众消费市场。

  “原本我们没有下午场,这两年也增加了下午场。一个包厢费用在88元至100元不等,还赠送茶水。”结合互联网,施敏军也在大众点评网、美团等进行团购促销。这样的价格着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潘纪平经营的5家KTV,也瞄准了薄利多销的下午场。他点开手机上的一个管理软件,“你看,今天下午,30多个包厢都满了。 ”潘纪平坦言,现在下午场占了经营收入不小的份额。

  除了吸引一些年轻人,不少50岁到7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也成了KTV的座上宾。

   “吃住玩”一体,打造多元化娱乐平台

  而在潘纪平看来,即便是平价消费,传统KTV娱乐模式的单一化,也已无法满足现下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泛娱乐需求。

  “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拿捏新时代人群的娱乐消费方式和习惯,努力为消费者打造一个能满足多种需求的系统化娱乐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嵌入大量的其他服务,例如餐饮、商业活动等,以满足用户对休闲娱乐和社交的需求。 ”潘纪平说。

  两年前,潘纪平承租了定海环城南路上的一幢楼,开起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KTV。“让消费者不用担心找不到停车位,可以在住宿的同时,带动KTV消费。”

  昨天下午3时多,在这家KTV里,来自宁波的吴先生正唱得起劲。“到这边来办事,住在楼上,下午刚好没安排,就下来唱唱歌,100元一个包厢,也不贵。 ”吴先生说。

  KTV经理王世俊告诉记者,不管是下午场还是晚场,包厢基本上都满的,“楼上的房客占了绝大部分。”

  有业内人士认为,KTV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KTV应针对自身的用户定位,突出自身特色,细分受众群体,选择小而精的发展路线,通过主题活动,创新盈利模式。

 
 
标签:KTV 转型
编辑:徐之冰(实习)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