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身边新闻 > 温州 正文

节后进入返程高峰 温州的味道走出去他乡的带回来

2017-02-07 08:00:09 来源: 温州晚报 作者:记者 周蓓蓓 陈晓琴/文 李立/摄 实习生周璇璇

  年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春节就过去了,新的一年又是新的开始,每个人都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为生活打拼。在外奔波的温州人陆续离开温州走出去,而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温州人又将回到温州这第二故乡。

  离家,除了舍不得亲人,还有就是那家乡的味道,在他们沉甸甸的行李箱里,总是少不了家乡的美味与特产,这里面包含着很多亲人的爱。

  如今已进入节后高峰。昨天,本报记者来到了温州火车南站和双屿客运中心,去看看这些奔波在外的人们所随身携带的“爱的行李”。

  温州的味道走出去

   不带行李只带鳗鱼鲞

  在温州火车南站售票厅的一个角落,准备坐车回家的刘先生脚边三个红色塑料袋特别醒目,里面装的全是鳗鱼鲞,有20多条。

  刘先生是江西宜春人,常年来回温州和江西两地做生意,已经五、六年了。他一年要来十几趟温州,每次来都会带一些温州的美味回老家。他说,家里人都喜欢吃温州的海鲜,“尤其是我家里的两个孩子,特别喜欢吃鳗鱼鲞。吃起来也方便,放在锅里蒸一下,也不用放佐料,蘸着酱油醋就行,味道很好。”

  大前天,他来温州谈生意,这回,他连行李都没带,专门拎着大袋小袋的温州美味回去。这次不仅带了鳗鱼鲞,还拎了一大袋的血蚶和20来斤的虾,“温州的海鲜很有名,这些虾是专门给朋友带的。”

  把鸭舌和熏鸡带出去

  昨天下午1时左右,夏先生和外甥拎着三个红色塑料袋,风风火火地走进售票厅,取前往江西南昌的动车票。

  “我们是走亲戚,家里长辈特地准备了温州味道,鸭舌啊,粉干啊,锦粉啊。”夏先生说,他是鹿城人,家里兄弟在南昌成家立业,因为春节都没有回家。夏先生正好要外出办事,父母便买了十几袋包装好的鸭舌,让他顺道带给兄弟。

  55岁的鹿城藤桥人黄先生和妻子也带了满满的家乡味道——十几只藤桥熏鸡。“我是藤桥人嘛,熏鸡肯定是要带的。”他和妻子在山东济南做生意,已有18年了,平时夏季和春节都会回温州,每次多少带点温州特产给济南的街坊邻居。

  最爱的是温州炒粉干

  昨天,来自洞头的陈女士一家也踏上了离乡的路途。这10多年来,陈女士和丈夫、儿子都在山东做生意。跟很多漂泊在外的务工人员一样,陈女士一家也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回到温州,跟家里的亲朋好友团聚。

  此次离温,对乡味十分不舍的陈女士也捎带了不少家乡的特产。“这里面全是粉干。”粉干也是陈女士一家的最爱。

  她说,外地的粉干都没有像温州粉干这么细,炒起来的味道也差很多。陈女士的儿子最爱吃她炒的温州粉干,这次特意她带了这么多粉干,可以让儿子吃上好一阵子了。

  陈女士指了指身边那个鼓鼓的、立起来有半个人高的大麻袋,而麻袋旁还有一个四四方方的白色塑料泡沫箱,里面装满了新鲜的鱼。为了保证海鲜不会变质,陈女士在泡沫箱里装满了冰块。她说,一家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海边人,最离不开海鲜,虽然外地也有海鲜,但就是没有家里海鲜的那个味。

  他乡的味道带回来

   酒糟鱼是浓浓家乡味

  昨天下午1时许,27岁的邹女士和丈夫龙先生在温州火车南站候车。

  邹女士和龙先生都是江西九江人,两夫妻在温工作两年多。昨天早上6时许,两人出发到南昌市,下午1时半才到温州。他们在等下午3时20分的动车前往乐清。他们的行李箱里装满了腊肉、鱼干,还有一罐酒糟鱼,手里还提着一桶菜籽油。

  “这次过年,我们刚回到家,爸爸妈妈就在准备给我们带回温州的东西。”邹女士笑着说。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酒槽鱼的罐子,邀请记者尝尝味道。她说,她最喜欢吃家乡的小鱼干,用菜籽油煎一下,放点水和佐料,好吃得不得了,“我也不会每天吃,想家的时候拿出来吃一下。这一袋鱼干能吃四五顿。”

  给母亲捎回一只大公鸡

  昨天下午,来自安徽省阜阳市的陈涛和二妹的行李有些与众不同,他们带了一只8斤多重的大公鸡了。陈涛说:“这是我三妹让我带来的,给在温州的老妈吃,这次过年老妈没回家。”

  陈涛和二妹一家人在温州已经生活了20年。几年前,70多岁的老母亲也跟着他们来温州。去年兄妹俩回家过年,母亲没回去,三妹很挂念母亲,特意将在老家养了一年的大公鸡,让陈涛捎回来给母亲补身体。回温途中,为了不让大公鸡挨饿变瘦,陈涛和二妹也是各种仔细照料大公鸡,将公鸡放在大纸箱里,纸箱里放着足够的大米和水。

  昨天,兄妹俩乘了10多个小时的车,到了双屿客运中心。到站后,陈涛迫不及待地带着大公鸡往住处赶。他说,母亲看到这只大公鸡肯定很高兴。

  有了这菜油吃饭更香

  李玉万,今年45岁,四川省资阳市人。昨天他跟妻子从老家回来,赶往苍南县金乡镇一家工厂上班。他们的行李不算多,除了两个大行李外,就拎了一桶的菜油。

  李玉万特意掂量了下手里的那桶菜油笑着说,这有10多斤重,是用老家的油菜特意压榨熬制成的,外面都买不到。在李玉万老家,他们都是用菜油烧菜,更能衬托出川菜的辣味。到了温州后,李玉万吃不到那种菜油香,就越想家了,这次回家,他特意带了母亲熬制的菜油。这10多斤的菜油够他们两口子吃上大半年了。

  他说:“菜油虽然没那么贵重,但我们俩拎着这么重的菜油回温州,就是为了把家乡的味道带来,偶尔想家的时候,就吃吃家乡的味道。”

  恨不得把家乡味带齐

  昨天下午三时许,李先生和父母拎着两大皮箱和一大纸箱出了温州火车南站。

  李先生是吉林延边人,今年27岁,在温州已工作了三年。他说,这次从老家带了许多家乡特产,人参、鹿茸、蘑菇、木耳、鹿胎膏、鹿鞭等,装了满满的行李箱,“一些朋友知道我家在东北,都找我代购,还有些特产是用来送朋友的。”

  “说实话,我回家都不愿意带这么多东西,行李太重。况且很多东西,在南方也都能买得到。但是父母每次都会打包好,把行李塞得满满当当。”李先生说,这次父母第一次随他来温州,带了很多花椒、大料等烧菜的调料,以及松子、榛子等坚果,恨不得把家乡味都带齐了。

标签:
编辑:胡婧妤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