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城市热点 正文

丽水:山水之都 鱼香水丽

2016-09-30 10:46:37 来源: 丽水日报 作者: 兰伟香 陈霞斌 戴建军

  丽水,山水之都,一个被秀山丽水环抱的灵秀之地,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走进这里,江水清澈碧绿,荷花阵阵飘香,鱼儿在水下欢笑,白鹭在空中飞翔。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丽水渔业带来广阔而持续发展的空间。近年来,丽水渔业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理念,举生态旗、走生态路、吃生态饭,以渔美水、以渔治水、以渔兴水,打造“丽水香鱼”品牌,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效益的同步增长,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青山绿水孕育香

  丽水是六江之源,拥有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地表水水质优良,江河湖泊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Ⅰ、Ⅱ类标准。全市现有可利用渔业的水域面积20802公顷,其中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有17295公顷,水库面积15395公顷,占养殖水域总面积89.0%;山塘1900公顷,占11.0%。此外,境内小流域资源丰富,全市20km2以上、100km2以下的小流域总面积达1.2万km2。大自然的恩赐,孕育出了“丽水香鱼”大家族。既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经济鱼类,又有龟、鳖、蟹、石蛙等高档水产品,还有鼋、鹰嘴龟、大鲵等珍稀水生动物。目前,全市共有渔业村24个,渔业户4956户,渔业人口26345人,拥有现代渔业园区26个。

  转型升级香随人

  “随着城市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水质污染和水源地保护等因素,渔业内延与外延式发展的空间严重受阻。传统渔业只讲量不讲质,只讲产业发展不讲公共属性,只讲经济总量不讲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渔业发展的瓶颈。转型升级,只有转型升级才是破解瓶颈的唯一出路。在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以及市委、市政府发展生态精品农业理念指导下,丽水渔业积极改革转型,在以“生态、品质、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下,精心打造鱼水相亲、香鱼随人、产业共融、养鱼富民的“香鱼随人”的渔业发展模式。

  香鱼,因背脊有道香腔诱发香味而得名。明万历《温州府志》载:“香鱼长三四寸,味佳而无腥”。香鱼肉质细嫩,鲜香美味,独具风韵,历代作为贡品。“丽水香鱼”是指区域性“丽水香鱼”品牌及其被“丽水香鱼”品牌所覆盖和认可的特色水产品。“秀山丽水、水净鱼香”,凡产于丽水的生态、精品的水产品均属“丽水香鱼”。依托丽水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我市积极打造“丽水香鱼”区域品牌,发挥渔业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促进渔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河道上看得见香、餐桌上吃得到香,回味中留得住香”的香鱼随人发展模式。

   香鱼洁水鱼水交融

  绿色是丽水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修复生态,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市渔业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鱼儿离不开水”,渔业是以水为载体的产业,没有水,渔业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石。加强水环境保护,成为渔业发展责无旁贷的责任。为此,丽水大力发展水库“洁水渔业”,即在水库中合理放养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鲢鳙鱼作为有效控制水库藻类异常增殖的生物操控手段,能较好地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抑制藻类的异常增殖,从而达到以鱼洁水、以鱼养水的目的。

  全市重点在紧水滩、乌溪江、千峡湖三大水库采用人放天养的模式,放养洁水鱼类鲢、鳙鱼,净水能力大大增强,水库碧波荡漾,鱼儿欢跳,鱼随人游。这是我市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香鱼随人生态治水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放养洁水鱼后,不仅鱼肥了,水质得到了净化,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实现了生态保护、渔业升级转型、沿库移民增收致富的共赢,水清、鱼香、人更欢。此外,我市积极推进水产养殖塘生态化改造、稻鱼轮作共生减排、禁养限养区划定和整治、清理投饵网箱养鱼,全力保水治水,促进鱼水交融。

  鱼香美水添香靓景

  春江花月夜,渔火点江枫。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而水中有鱼则更有生气,鱼因水而灵动,水因鱼而潋滟。

  结合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和六边三化三美,我市大力发展观赏渔业,发挥渔业对水体的灵秀作用,强化鱼的公共产品功能,利用水域和自然景观,在景点、乡村大力发展景观渔业,要求有水流的地方就有鱼游,实现丽水香鱼随处可见、随时可取、随人而伴,使“丽水香鱼”成为城乡一道靓丽风景。在城区,以丽阳坑、好溪堰为代表的城市内河投放香鱼、石斑鱼、瓯江彩鲤等丽水特色的鱼类,形成高低错落,层层有鱼的河道景观,“水清、岸绿、鱼欢、景美”治理效果初步呈现。在乡村,房前屋后,碧水映村,投放景观鱼,村民主动制订村规民约,禁止毒、炸、电鱼,自发形成“爱水、护鱼”的良好氛围,为河道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清澈见底的溪水缓缓流过,成群的鱼儿游弋其间,溪畔男女老幼悠闲漫步。这犹如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场景,就是宝溪乡溪头村的一个日常片段。全市像这样的鱼儿美景点也如星星之火,越建越多。

   香鱼富民致富一方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丽水渔业以提高单位生态容量综合经济产出为目标,推动渔业经济的差异化发展。

  全市重点培育棘胸蛙、大鲵、“溪鱼”三大产业,发展蛇鳄龟、光唇鱼、高山薄壳田螺、甲鱼等高山特色养殖,这些水产品风味独特、经济价值更高。同时,在渔业生态空间受到挤压新常态下,丽水渔业结合水利河权到户试点工作,在青田、景宁、莲都等地试点开展小流域开发利用,把小流域承包、租赁落实到农户,用于养鱼。特别是在山涧等地发展石蛙生态放养,同时把河道保洁的责任也落实给承包者,承包款作为当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模式,把河道保洁与渔业利用有机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内陆河流渔业资源增殖“最后一公里路”的问题,也促进了村集体、农民的致富增收。目前,全市已有棘胸蛙养殖基地100多个,合计基地面积450多亩。

  如庆元县贤良镇贤良村村民叶卓敏通过签订河道经营权承包协议,当上了贤良镇坑里溪大沙淤至贤良村头1100米河道的“主人”,拿到了全县首张河道承包经营管理证。开始行使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承包河段进行综合管理,包括常态保洁、生态建设等各项工作,做好河段内的日常巡查监督管理。

  河道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新型管理模式,让村民承包山区河道养殖水产品并担负起河道清洁管理等职责,既增加农民创收途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又解决了河道常态保洁,非法捕鱼等难题。为合理开发这些山区水域资源提供了可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香鱼增殖生态修复

  为加快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增殖,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我市积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方法向瓯江投放水产苗种,以此减缓并遏制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势头,使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逐步达到健康水平,最终形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资源保障体系和良性循环的渔业生态系统。

  公式人工苗种的安全增殖工作,开展全境增殖放流工作,保护水产资源和河道生态。据统计,近十年来,全市每年投入增殖放流经费200多万元,在瓯江等重要河道和大中型水库中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亿多尾(只),实现天然捕捞产量2万吨;支撑溪鱼餐饮营业额60亿元。通过实施科学的增殖放流,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进一步改善了渔业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水生态文明建设。

   鱼旅融合宜居养生

  市委书记史济锡提出,全域旅游,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最能凸显丽水的资源禀赋优势。而农旅融合,既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渔业与旅游就像是鸟之两翼,渔旅融合,两只翅膀振臂齐飞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依托丽水养生养老基地,我市积极引导休闲渔业发展成为渔业大观园、生态会客厅、美食嘉年华、艺术新载体。浙江唯一的中国金鱼种质资源基因库晓锋金鱼种鱼繁育基地,利用本土的天然水质,繁育新奇的金鱼品种,开启渔业从养鱼论斤卖食品,到论条卖文化、卖品牌的新时代;集38家渔家乐于一体的云和龙门渔村;依托美丽的云和湖景色和现有渔庄资源,集钓鱼、赏湖景、鱼鲜品尝、休闲为一体的云和县石塘镇小顺特色休闲渔村;以“稻鱼共生”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展示、田鱼品尝、乡村田园风光休闲旅游为特色的青田县方山乡的“中国田鱼村”……另外,以品尝鲜鱼为主的“溪鱼馆”“鱼头馆”“泥鳅馆”等餐馆的生意红火,也是丽水餐饮业的一大特色。随着丽水市交通环境的改善,邻近发达地区如温州、金华,甚至杭州、上海的钓客、游客来丽水日益增加,丽水市休闲渔业也正日趋升温。

  日前“丽水香鱼”杯首届河鲜养生烹饪大赛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丽水香鱼”首届养生烹饪大赛初定将于9月下旬在风景如画的港口(香鱼一条街)举行。来自全市九个县(市、区)代表队将以主题宴席的方式展示各自的作品,烹饪原材料以当地特色水产品为主,注重原汁原味。

  这一活动将进一步挖掘丽水特色水产品的“食养”文化,搭建“丽水香鱼”养生烹饪食材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丽水香鱼”品牌宣传,促进“丽水香鱼”养生产业的培育和养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将带动当地旅游的发展。

  “吃本地鱼、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游客们“品味香鱼菜肴、体验渔业文化、走进农家生活、欣赏乡村风情”同时,我市渔业部门还推出了“香鱼示范一条街”创建活动。选择条件较好的特色小镇(乡、村),结合农家乐建设,推进吃鱼赏鱼为特色的农家乐餐饮业和休闲渔业的集聚发展、研发推广水产养生菜系,促进渔家乐旅游发展,呈现给世人以“水清、岸绿、鱼欢、景美、人文、动漫”为特征的“香鱼随人”图景,促农民增收、农村受益。

   香鱼品牌电商助力

  如何让游客来丽水游玩后,还能带走渔产品?近年来,我市在渔业有形的旅游商品开发中,把丽水特色的水产品通过加工,转换为实实实在在的旅游商品。将特色“鱼乡”小镇建设成丽水发展休闲渔业、推广“丽水香鱼”品牌和扩大旅游市场的特色载体。做足鱼与文化的文章,充分挖掘丽水鱼的文化。

  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曾经是丽水的“伤痛”。长期以来,弱、小、散的经营方式,使得丽水的农产品一直没能走上规模化。电商时代的到来,给渔业营销带来了新的天地,丽水渔产品曾经的劣势反而成了更适应网络销售的优势,依托政府区域品牌“丽水山耕”平台,丽水渔业创建了“鱼香水丽”品牌,开展线上销售,通过全方位的策划,利用电商平台,丽水香鱼游上了全国各地的餐桌,因为生态、安全、营养,丽水的水产品附加值更高了。在品质上,做到了质量可溯。全市统一制订三项记录登记本,严格管理水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年都开展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百日严打行动”,渔业监管部门加强督促渔业生产情况,约谈违规企业,使渔业企业提高质量意识,自觉把好水产品质量关。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大抽检行动,每年抽检的初级水产品的合格率达100%。同时以规模化的生产经营主体为载体,以渔业投入品和特色水产品为重点,加快构建初级水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及追溯试点,选择“三品一标”获证单位开展追溯试点20个,积极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实现监管信息互联共享,贯通标准化、检测、认证、预警、评估、执法、追溯等全要素,不断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让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目前,我市的田鱼干已经远销国外,且多次获得农(渔)博览会金奖。溪鱼干已经成为市场上的高档产品,很受消费者喜爱。正在研发的生鲜食品类有高山甲鱼、石蛙活体包装,大鲵鲜肉真空包装等。在深加工食品及保健品的研发上,我市还将在特色水产罐头食品、大鲵保健产品等方面下功夫,抓好渔业无形的旅游商品开发。把游客请进来,以渔业为线,串起治水、文化、旅游、餐饮这串“珍珠”,“把渔业产业链拉长,提升渔业附加值。”做足了鱼与餐饮的文章。

  新的发展理念引领谋划新的发展,促进着我市渔业可持续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将深入实施香鱼洁水工程、香鱼美水工程、香鱼娱人工程、香鱼养生工程、香鱼富民工程。预计到2020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将达到15000公顷,水产品总量达到3万吨,渔业总产值实现8亿元、力争10亿元的目标。

  好山好水养好鱼,如今,渔业已不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优质水产品,而是把渔业作为治水兴水的公共产品向社会提供,从而实现“河道上看得见香,餐桌上吃得到香,回味中留得住香”。丽水渔业努力打好生态牌,念好产业经,开辟生态富民的新渠道、新途径。助推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现由先行区向示范区跨越。站在“十三五”的起点上,我市生态渔业正不断发挥着自身的“潜能”大步向前。

标签:丽水 鱼 的 渔业
编辑: 叶嘉妍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