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城市热点 正文

为了那一片光明——浙江衢州援藏干部吕同府

2016-07-19 16:41:13 来源: 衢州日报 作者: 娄鹏展/文 图片由衢州援藏干部余风提供

  9月2日,当我们“逃离”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那曲,这里竟下起了冰雹,最低气温接近零摄氏度。透过车窗,遥望不远处连绵逶迤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已是千里冰封,别样壮丽,而此时的江南衢州正值秋老虎的酷热中。“不用惊讶,8月份那曲已经下了三场雪。”同行的援藏干部轻描淡写地说。

  “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司机师傅嘎扎打开车载CD,李娜的《青藏高原》响起。一时间,这壮丽的景色背后,浮现出了衢州援藏干部的影像:他们用三年时间离别父母妻儿,独处雪域高原,吸着比家乡少一半的氧气,熬着比家乡长一倍的冬天,默默地奉献牺牲着……“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天籁般空灵之声的萦绕,裹挟着衢州援藏干部那艰难行走在藏家的种种画面,在离别的回程路上挥之不去,终于,我眼中早已饱含的热泪夺眶而出……

  浙江援藏指挥部指挥长李华(左二)走访特殊学校与学生合影。

  1.一波三折的援藏

  由于飞机晚点,直到8月28日凌晨0点38分,我们才踏上青藏高原这片神秘的土地。在机场大门口等候多时的“风在高原”,不但没有丝毫困意,反而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热情地迎接,为我们七人都郑重地献上哈达。

  他叫余风,“风在高原”是他的网名,浓眉大眼,脸微微泛红,看得出是拜高原紫外线所赐。他是西藏那曲地区住建局副局长,常山县委常委。一坐上车,余风直言,这里氧气含量只有低海拔地区的42%,如有不舒服,车上有氧气瓶。听他这样说时,我有点不以为然,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好像也没什么感觉。然而,在汽车驶向拉萨城的途中,脑袋开始嗡嗡作响,我渐渐感受到了青藏高原残酷的一面。尤其听余风还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去年7月,我省某部门派出一名援藏干部,是位80后。初到西藏感觉有点新鲜,在拉萨待了几天,自我感觉良好,于是迫不及待向我省援藏地区那曲进发。一路上层峦叠嶂,草原辽阔的美丽景色,让他激动不已。一到那曲,他拎起行李快步跃上指挥部公寓楼梯。刚迈到二楼,这位80后就腿一软,因缺氧摔倒在楼梯口。其他人连忙慢慢地把他抬到床上,他手捂着胸口,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没过几天,由于无法适应高海拔的气候环境,他回到了杭州。

  过了几天,该部门又派出第二名援藏干部,也是位80后小陈(化名)。前车之鉴下,小陈明显谨慎许多。他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先是到海拔相对较低的林芝适应了十几天,然后又到拉萨住了几天。等到自我感觉还不错的时候,小陈满怀信心地前往那曲。然而,当杭州还是盛夏,那曲却已闻冬天的脚步声。一场“夏雪”后,那曲犹如原驰蜡象。到最后,小陈还是因为过不了极度缺氧又天寒地冻这两关而不得不打道回府。 “援藏事业,岂能因我部门问题而拖浙江的后腿!”该部门没有打退堂鼓。经过千挑万选,第三位援藏干部启程了。克服了重重困难,这位干部终于在那曲扎下了根。如今,他和衢州市三位援藏干部一样,已在那曲工作生活了一年多时间。

  吕同府医生在工作中。

  2.为了那一片光明

  听完这故事,我不寒而栗,但转而一想:我们的援藏干部几年都能适应,我只待一两天,没理由害怕。在拉萨调整了两天后,9月1日,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奔赴那曲。

  说实话,虽然有6小时路途,但美丽的念青唐古拉山脉让人全程没睡意,渐渐地我放松了警惕。然而,壮美的风景背后是让人无助的陷阱。离开拉萨时,气温有20多摄氏度,但越接近那曲,温度下降越快。下午3点左右抵达目的地时,我已把带来的稍厚衣服全裹在身上,依然浑身发抖。“现在大概只有六七度,晚上更冷。”司机吉达告诉我。

  坐在牧民的帐篷里,喝着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品着香气四溢的青稞酒,可寒冷依然没有减缓,反而觉得更加喘不过气来。这时,一位身材瘦削、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斯文长者走了过来:“我是医生,看你脸色不大好。”我点点头。他捏住我左手把脉。“心跳很快。”长者掏出手机计时,一分钟过去了。“有118下,要注意休息。”“你是?”我疑惑地问。“他就是吕同府。前不久,新华社报道过他。”坐在边上的余风接话。原来,他就是那位一边吸氧一边为藏民做白内障手术的衢州市人民医院援藏医生。

  来西藏一年多,吕同府已做了70多例眼科手术。在别人眼里了不起的成就,在吕同府看来显得如此不值一提。“由于青藏高原的紫外线强,藏民得白内障不但普遍,而且低龄化。我做过的手术中,起码四分之三患者的年龄在四五十岁。”吕同府的言语中满是担忧。更让他难忘的是,他白内障手术刀下最年轻的患者才20岁。

  8月20日,当吕同府例行为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最后眼科检查时,站在旁边的一位年轻藏族牧民次仁(化名)不太利索地在他面前坐了下来,吕同府一愣,还以为他是陪家长来的。“当时就没想过会有这么年轻的白内障患者。”吕同府说。当他拨开次仁的左眼,吃惊地发现,一小块圆形白色的薄膜覆盖在瞳孔上,左眼已经全部失明。“马上安排手术!”吕同府戴上呼吸的氧气管随即进行手术,半小时后,手术成功!从手术室出来,虽然那曲气温低,但吕同府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相当于在衢州做了一场大手术。“视力马上可以恢复到0.3,还会慢慢增强。”由于那曲地区人民医院眼科医疗设备奇缺,吕同府只能凭经验估计患者手术后的视力。

  援藏几个月下来,吕同府陷入了沉思:“援藏毕竟只有3年时间,如果我离开了,这里的医生不会做眼科手术,医院还没有必要的眼科设备,怎么办?”吕同府硬件软件“两手抓”。他收了两位徒弟:米玛卓玛和贺波。由于言语不通,教学难度可想而知。自此以后,吕同府每次做手术要克服三重困难:手术、缺氧、教学。一场手术下来,他几乎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但我必须坚持!”吕同府斩钉截铁地对我说。

  今年6月19日,经过深思熟虑,吕同府又发起了“浙江援藏,光明行动——那曲地区百名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活动。构思活动时,他向浙江援藏指挥部指挥长、衢州市委常委李华谈了开展这个活动的想法。李华一听就极力赞成。“这是好事啊!既能帮助藏族患者带来光明,又能让他们的家庭重新燃起希望!”浙江援藏指挥部向活动捐资10万元。吕同府所属的衢州市人民医院也非常支持,捐资20万元。“我们不但要为患者提供免费手术,还要给那曲医院添置必要的眼科医疗设备。希望我离开青藏高原的时候,那曲眼病患者仍能有机会迎来光明!”吕同府的眼神充满了迫切和期许。

  余风正在(左二)检查建筑项目施工情况。

  3.那方风土人情,是疲惫的释放

  余风正在(左二)检查建筑项目施工情况。

  时针指向午夜12点,已经是9月2日了,那曲万籁俱寂,余风的公寓仍然亮着灯。那间看起来不过30来平米的“单身公寓”,结构很简单,就由客厅、卧室和卫生间组成。一进卧室,就见一个硕大的氧气钢瓶摆在床头柜位置,让人有点瘆得慌。

  一见我们来,还在电脑前伏案的余风笑着招呼我们坐下。“这么晚还没睡,在干吗呢?”我有点好奇。“没什么,把前几天去检查工程项目的东西理一理,发微博。”余风说道。这让我想起昨天遇到的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北京援藏干部李达情真意切的一句话:在西藏,我们不怕高原反应,不怕条件艰苦,最怕的还是寂寞。“前两天,老婆来电说儿子身体不舒服。”余风说:“离家这么远,只能在电话里安慰安慰,家里全靠老婆了。”

  “电话、电脑和电视,这就是援藏干部全部业余生活。”余风说,“由于西藏天黑得晚,下班吃完晚饭后,和老婆打完电话,看完电视还不想睡,只能对着电脑发微博了。”经允许,我打开余风的微博,没想到,他自去年来到西藏,已经发了三百多条微博,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有工作,有生活;有喜悦,有伤感;有故事,有诗词……一条条微博的背后,既有远隔亲人万里的孤独,更饱含着对青藏高原深深的爱和作为援藏干部肩负的责任。

  “曾听说过一个词,叫懒驴打滚,意思是驴在干活时赖在地上打滚,想偷懒。武侠小说中这是一个狼狈招数,正派人士是不屑用的。但很多人并未见过驴怎样打滚,以为是文人编撰。我在尼玛县下乡途中,路遇一群藏野驴,意外地看见一头驴在地上不断打滚,令人忍俊不禁,原来驴真的是会打滚滴!”看到这条微博,再欣赏野驴打滚的照片,我也忍不住笑了。

  7月2日,余风作为项目督察组副组长去那曲四个县,重点检查以“三房”(公租房、廉租房、职工周转房)项目为主的建设情况。15天行程3000多公里,每天跑300多公里,其中双湖县海拔在5000米以上,比浙江省还要大。

  由于大部分是无人区,每天开车起码七八个小时,所以督察组出发时要带上锅、粮食、煤气罐。有时行进在路上,大半天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能在路上烧饭。一次,当他们刚把“厨房设备”在野外安装好,余风突然发现不远处的草甸里有一双眼睛对他们虎视眈眈,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那是一头伺机觅食的独狼!“西藏的狼不像内蒙的群狼,基本上是独狼。”余风对记者说,“但是独狼更凶猛,我连忙招呼大家上车。”“虽然每天奔波在路上,车一停又要马上进行检查,但是看到那些可爱的野驴,再多的疲劳也会一扫而空。”余风如是说。原来,余风微博里记述的“懒驴打滚”,也就是援藏干部的“轻松一刻”——回味西藏的风土人情,缓释白天紧张的神经和疲惫。

  在那曲四个县的督察中,余风发现一些项目存在施工程序不规范、建筑材料不合格等安全隐患,其中双湖县协德乡幼儿园建设项目中,不达标之处竟有十多个。督察组连忙叫来监理公司进行整改,并对县乡建设局提出意见建议。余风当时想提三个问题,哪知开口没讲几句就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花了个把小时讲了两个问题,“原先想好的第三个问题,怎么也记不起来。”余风笑着说,“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施工队,你想想哪个施工队愿意上青藏高原?但项目质量是我们对藏民的责任,就算拖延几天,我们也要与施工队、监理公司商量好了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才能离开。”

  4.离目标近些,再近些

  之前在余风的手机里,我看到一张照片:一位脸型微胖、头发乌黑的中年人在机场候机厅等待。余风说,他就是浙江援藏指挥部指挥长、衢州市委常委李华,这张照片就是去年他们首赴西藏时拍的。我仔细看了看,接了一句:“李指挥长看起来蛮年轻。”余风冲我笑了笑,意味深长。

  翌日,一位身穿蓝色冲锋衣、身型适中的人欢迎我们,一头白发引人注目。我有点疑惑,他从脸上看并没有像白发一样呈现老态。这时,余风为大家介绍:“这位就是李华指挥长。”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这人是昨晚照片上黑发微胖的中年人!“李指挥长来那曲才二十几天,就瘦了十公斤,头发这几个月也几乎全白了。”一旁的吕同府这样对我说,语气中充满敬佩,“李指挥长是坐不住的人,刚来那曲的时候,经常去调研考察。我劝他注意身体,他总是笑笑,接下去还那样。我只有在他房间里备一个药品齐全点的急救箱。”

  8月2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当国人都沉浸在与家人的团聚欢乐中,援藏干部们仍与工作为伴。上午,李华带着几位援藏干部前往那曲县达萨乡走访牧区困难群众。走进一位牧民家中,他吃了一惊,狭窄昏暗,几乎家徒四壁的房间里,一个幼儿四肢瘫软无力地躺在一位老奶奶的身上,身上布满乌青的瘀斑,一会儿抽搐,一会儿吐白沫。李华连忙问驻村工作队队长嘎姆。嘎姆说,孩子才2岁,不会说话,也不会站立。因孩子母亲已离家多时,由爷爷奶奶带着。李华二话没说,马上派车将孩子送到那曲医院。经吕同府检查诊断,孩子得的是癫痫病,且脑发育不良。在接下来的医疗过程中,李华工作一有空,就要过问该患儿治疗情况。

  进藏后不停地访贫问苦,李华说,他深深地感受到“发展”对于西藏人民是多么重要。“沿海地区的人民已经过上有车有房的日子,而很多贫困的藏族同胞却连基本的小病医疗也是奢望。我们目前正在实施几项民生工程,比如让藏民喝上放心水的给水系统改扩建工程等等。”李华说,“援藏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过上好日子!我们援藏的时间是有限的,也是短暂的,唯有加倍努力,才能尽可能地离这个目标近一些,更近一些!”

  结束语

  当我们离开那曲之前,那曲地区住建局党委书记杨赤卫来送行。别以为杨书记是汉族人,他可是纯正的藏族同胞。那为何取了一个汉族名字?杨书记的父亲名叫丹增,上世纪50年代末在陕西咸阳工作,其间妻子生头胎难产,被汉族医生救治,母女平安。丹增感激之余,问医生叫什么名字。医生只说了句:“我姓杨。”“好,以后我的子女全都姓杨。”此后,丹增共生了9个子女,全部姓杨,其中包括杨赤卫。

  汉藏一家亲,源远流更长。西藏之行一路走来,我听到了太多藏族同胞感谢全中国人民支援西藏的话,无法一一道来,也许这个小故事就能说明一切了吧。如今,衢州援藏干部正在延续着这个故事,以自己博大情怀和无悔行动垒积起一句话——援藏干部,你们就是青藏高原!

标签:援藏 干部 20年
编辑: 叶嘉妍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