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浙江好年货 正文

义乌:切麻糖

2016-01-12 18:50:43 来源: 义乌商报 作者: 华青

  麻糖是义乌传统的春节名点。色泽鲜亮,入口松软香甜,是义乌麻糖的特点。香脆的米花、芝麻、花生等各种材料揉匀,被一层薄薄的透亮糖汁裹住,粒粒紧紧粘在一起形成一大板,又被细细地切过一遍,吃的时候能够轻松掰下一块,一落肚,便觉提神饱肚。

  对于米花糖的松,芝麻糖的香,小米糖的脆,黑米糖的酥,土生土长的义乌人都有深刻感受。至今,麻糖都是义乌人最喜爱的点心之一。而曾经,自家切麻糖的情景,也成为几代义乌人,心底对于甜蜜、关于幸福的共同记忆。

  贯穿千年的甜食

  据市志编辑部傅健考证,有关麻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近千年前的宋朝。宋朝钱塘人吴自牧,在《梦粱录·诸色杂货》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杭城热闹繁华的场景:“又沿街叫卖小儿诸般食件:麻糖、槌子糖、鼓儿饧、铁麻糖、芝麻糖、小麻糖、破麻酥……”这是目前有关麻糖最早的文字记载。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当时,在离杭城不过100公里的义乌,也已经出现了麻糖。

  在“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状元堂陈母教子》第三折中,有一句台词:“我是酥麻糖。”据考证,这里的酥麻糖,就是如今的麻糖。这说明,在元朝,麻糖也已经是普遍的美食。

  到了明朝,对于麻糖的记载变得更为详实。明代食疗家韩奕在仿古代食经之作《易牙遗意》中,还对麻糖的制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说。“麻糖:芝麻一升,砂糖六两,饧糖二两,炒面四两,更和薄荷末少许,搜搙成剂,切片。凡熬糖,手中试其稠粘,有牵丝方好。”如今麻糖的制法,与明代几无差别,如出一辙。清朝邹必显写的小说《飞跎全传》中,也有“扯麻糖”一说。

  而义乌切麻糖的习俗,在《义乌县志》中也有一笔:除夕前,“家家切炒米糖供春节茶食”。《义乌风俗志》中则有了更多的描述:春节期间,全县城乡用糯米、粟米、油麻、花生、大豆,经过蒸炒爆后,用红、白、麦芽等糖所切制“麻糖”,或称“炒米糖”、“胖米糖”,与“寸金糖”。

  记忆中的麻糖香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义乌过春节的习俗中,“切麻糖”是少不了的。闻到麻糖香,也就快过年了。而自家切麻糖,对上至耄耋老人,下至80后青年的义乌人来说都是鲜活又甜蜜的记忆。

  “每到农历二十出头,每家每户就要做麻糖准备过年。从我记事起,家里也是每年都要切麻糖。”吴店村72岁的吴朗松说:“切麻糖,在过去是一件大事。早年大家都会做一点,谁家做麻糖,大家就去谁家帮忙,也不需要付佣金,只要送一盒麻糖就好了。但是一定要别人请你才能去。不然麻糖没做好,可能会怪你哩。”可见当时,切麻糖是一件多么讲究的事。后来慢慢有了请到家里的麻糖师傅,切麻糖也变成了一门手艺的营生。

  土生土长的义乌人心底,都有这样的记忆:每到年底,主妇们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把米花、芝麻等材料准备好。到了切麻糖当天,都要请邻居乡亲一起帮忙,一般还得请一位信得过的麻糖师傅。

  一口大锅炉灶大火烧旺,里面的红糖“咕噜咕噜”冒泡。红糖遇热,会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非常强烈的甜蜜香气,勾得人口水直流。孩子们远远闻到香气,顾不上撒野,飞快地跑回家,又被大人勒令不能动手,只能眼巴巴地围在锅边等。等上一会,大人看着疼爱,会迅速用手指蘸一点糖水放进孩子嘴里,孩子便心满意足地“吧唧嘴”,心里脸上似乎都开了花。

  切麻糖一半功夫在“熬”上

  切麻糖是个技术活儿,既要保证像电视机屏幕那么大的整板整板的麻糖完整粘连,又要让人在吃的时候,能轻松地掰下一小块来。这个活干得漂亮,手起刀落,节奏似击鼓,“咔咔咔”,菜刀和案板击打的声音传得老远。所以,在义乌话里,制作麻糖的过程也被形象地称为“切麻糖”。

  事实上,“切麻糖”的功夫,却有一半在“熬”上。一定比例的白糖、红糖、混合水、油和麦芽糖,慢慢熬制出有黏性又有一定延展性的糖水。这是制作麻糖的开始,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糖水熬得太“老”,易结块,拌不开;太“嫩”则易散,少凝聚力,做出来的麻糖不够硬脆,也“冻”不起来。

  这里面的火候、比例都是门道,不同材料做麻糖,糖浆也要熬到不同程度。比如炒米的糖浆最嫩,芝麻糖则可以老一些。据说,经验丰富的麻糖师傅,只用筷子一捞,用食指挑一滴于舌上,就可断定老嫩。火候一到,就麻利地把配好比例的米花、芝麻、花生等倒入锅中(图一)。用木棍搅拌均匀(图二),再倒进一旁大案板上的木框里。用手摊匀,再用木碾子大力碾平(图三)。均匀切成四段,然后将每一段麻糖细细切一遍(图四)。等放凉冻硬,麻糖就算做好了。

  过程中,孩子们总是被特别关照。大人们会趁着麻糖还松软时,揉几个还冒着热气的糖团子给盯着麻糖、眼神都不带转的孩子们。有着急的,迫不及待地把糖团子放进嘴里,结果被烫得直哈气,又被甜得笑弯了眼。这样的糖团子特别好吃,米香、糖甜,托在手里,“咔咔”地嚼,一次能吃好多。不过一定要趁热,一旦凉了,那特别的味道就消失了。

  那些年代,吃的东西稀缺,只有过年,家家户户才张罗着做一次麻糖。孩子们熬了一年,才等到这么一次敞开肚皮吃甜食的机会,而不值几钱的米糖,不知甜蜜了多少义乌人的童年时光。

  越来越吃香的麻糖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义乌小吃也在悄悄变化。如今几乎很少有人会在自家做麻糖了,大家都以直接购买居多。也有很多工业量产的麻糖出现在商场食店,但始终不是小时候的那个味道。麻糖已经成为一种味觉密码,留在义乌人的舌尖和心上。幸好,不少麻糖师傅,并没有丢掉这门手艺,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麻糖的甜蜜。

  48岁的陈喜文,就是一位年轻的麻糖师傅。“九几年的时候,去村子里切麻糖。越接近除夕活越多,一天最多的时候要切150板,一开始是1.5元一板,后来涨到2元,等到2.5元一板的时候,我就自己开门做生意了。”2007年,陈喜文的“陈家麻糖”开业,成为李宅第三家麻糖手工店。

  每年下半年,陈喜文都忙得不可开交。“农历九月初二开工,就有老主顾来预订了。一直忙,正月之后,还有人来买麻糖过年之后吃。”快的时候,陈师傅和几个助手做一板麻糖,前后统共不过两三分钟。

  而传统的义乌麻糖,正搭乘着现代便捷的贸易方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李宅村内像陈喜文这样的麻糖师傅有十多位,有的拿到集市上卖,有的还未出门就已经被提走。手工制作的麻糖不仅提供义乌及周边,还辐射全国。“很多外地的人吃过一次就会记着,第二年、第三年再来买。还有人把我做的麻糖放在网上卖,有时候做都来不及。天南地北的客人都有,直接钱打过来让我快递过去。”陈喜文笑呵呵地说。

  年关将近,街头集市上,麻糖的香气又浮现。岁岁轮回,仿佛一场甜蜜的相约。过去,麻糖是义乌的祖辈们,利用手中的红糖、大米,制造的饱肚填饥的美味,也是祖辈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改善生活的智慧体现。如今,食品充足,肚饿反而变得难得。桌上的零食越来越多,各种饼干、糕点让人无从选择。但每到过年,义乌人依旧少不了麻糖的相伴。等下一代义乌的孩子长大,也许不会记得麻糖的做法,但相信糖浆裹着谷物的麻糖香,会承载着家庭的味道,继续留在一代代义乌人的记忆里。

标签:
编辑: 徐蕾蕾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