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解读“中国式圣诞节” 正文

莫让“洋节日”沦为商业奴婢

2017-02-22 15:48:38 来源: 合肥文明网 凌晨

  万圣节原本是西方的宗教节日,有人认为肇始于欧洲先民礼赞秋天的传统。后来,传说中居住在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古凯尔特人,相信亡灵会在10月31日这一天夺取活人性命,便装扮成妖魔鬼怪,以便吓走亡魂。进入商业时代后,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某些商家借助这个传说,推出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万圣节服饰和活动,让万圣节逐渐远离了宗教节日特有的神圣色彩,演变成小孩子们的“鬼怪节”。(11月2日《人民日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传统都有着向商业妥协的趋势,而在刚刚过去的万圣节,在中国也上演着这样的一幕。万圣节从国外进入到中国,已经完全丧失了其中的文化内涵,而演变成为纯粹的商业裹挟的利益冲动。而这样的变化,却会带来双重的弊端。一方面,这些“洋节日”会让孩子们觉得,总是与玩耍相关,而并非关系到文化内涵,只是一个时间点上的过场罢了;另外一方面,对于商家来说,尽管能够借助这样的“洋节日”收获利益,但却没有获得长远发展的机会,由此也就丧失了其中的文化融合的可能。笔者以为,让“洋节日”走出商业奴婢的境地,才是釜底抽薪的措施。

  “洋节日”进入中国,我们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这就是文化融合的必然,比如西方的圣诞节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这样的一个节日已经成为中国人广泛接受的内容。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接受“洋节日”的过程中,也表达着一种拿来主义和开放态度,对于文明和文化融合这样的宏观课题来说,我们只有能够敞开胸怀,才能够做到一种完美的心态释放。对于“洋节日”的态度,也就是整个国民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对待“洋节日”其实是更为开放的,以接受的态度容纳着这样的一切。只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接受之后,“洋节日”应该何去何从,尤其和传统节日比较,应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商业,往往是我们难以抵御的潮流和趋势。有利可图,就一哄而上,这是商业的基本原则。而如果“洋节日”也落入这样的窠臼中,我们就能够想象这样的内容,“洋节日”只是获取了文化传播的表面文章,而没有收获到文化传播的精髓所在。由此可见,“洋节日”成为商业的宠儿,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往往是一种主动的融入。但我们从文化角度上,却需要警惕和警醒这样的趋势。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做好这样的功课,让“洋节日”不再成为只是挂着商业噱头的存在形式,而是有着文化气息的存在形式。

  找寻“洋节日”和传统节日的契合点,这应该成为抵御商业侵袭的着力点所在。从这样的契合点出发,我们能够看到,只有“洋节日”和传统能够有机结合,让“洋节日”进入到中国之后能够避免水土不服,这或许才是避免“洋节日”成为商业奴婢的最佳手段和措施所在。因为,只有“洋节日”和传统节日结合,才能够避免文化碰撞引发的水土不服。另外,我们还需要做出自身的努力,当商业来袭的时候,应该有着自我警醒的思考,避免陷入人云亦云的境地中去。

标签:
编辑:胡婧妤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