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城市热点 正文

从城市到农村 看看一位小学教师的“舍”与“得”

2015-06-12 08:17:21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方颖通讯员邹萍刘文书

   【网民荐】

  网友“笑笑”:我的朋友张婧,原先在嘉善县城区的杜鹃小学任教,从家里走路几分钟就到学校了。她主动申请到农村的大通小学,放弃了与儿子同校的机会,上下班路上还要多花费很长时间。三年了,她在向农村学校毫无保留奉献青春热血的同时,也刷新着自己的成长。我想这就是新时代“红船精神”的一个体现,讲奉献,对他人来说固然“无私”,但自身同样也可以从中收获良多。

   【记者访】

  2012年秋季开学第一天,6时许,天微微亮,张婧吻了吻睡梦中的儿子,蹑手蹑脚起床。这一天对母子两人来说,都是特别的。她要离开已任教15年的嘉善县杜鹃小学,而儿子正好上杜鹃小学一年级。“如果留下来不走,会给儿子多一些陪伴和帮助”,她察觉心中的不舍,即刻又摇了摇头,“决定好的事情,要无悔往前走”。6时45分,张婧准时登上开往嘉善县大通小学的校车。

  1997年,18岁的张婧毕业于平湖师范学校,分配到杜鹃小学,“以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2010年,为解决当地“择校热”和城乡教育失衡问题,嘉善县试水教师流动改革。2010年7月,嘉善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被确定为全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同年10月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是浙江省13个国家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当时全国唯一一个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改革试点项目。

  2011年,杜鹃小学校领导“忍痛割爱”找张婧谈话,问她作为一名“名师”愿不愿到农村学校服务三年。儿子快要上一年级了,她“毫不犹豫拒绝了”。没多久,全县的教师流动动员大会召开,张婧深刻认识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重新审视校领导的提议,动了为教育改革尽一己之力的心思。“主要还是放心不下儿子”,但家人很快打消了她的后顾之忧,两家老人主动承担起接送孩子的任务。

  张婧毅然来到数学教学基础薄弱的大通小学。相对城区1600多名学生的杜鹃小学,位于农村的大通小学只有不足400名学生,是一所偏远的“袖珍小学”。杜鹃小学师资力量强大,张婧鲜有机会任教高年级。而大通小学师资相对匮乏,学校委派张婧教授高年级数学。“刚开始有畏难情绪”,但她很快调整心态,“这是挑战自我的一个好机会。”她向其他高年级数学老师请教,在“嘉善小学数学研修班”QQ群里和老师们互动,很快在教学内容上找回自信。

  学生大多来自贫寒人家和新居民家庭,教学方法上要相应变通“因材施教”。张婧至今记得,刚接手四年级学生时,发现收上来的作业还不如之前教过的二年级学生整洁。张婧明白,她只能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农村孩子大多胆小拘谨、容易自卑,张婧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孩子们觉得上数学课是一件快乐的事”,始终是张婧最大的教学梦想,她总是微笑着,由内到外散发快乐气息。

  从城市到农村,张婧遇到了很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教高年级数学,第一次遇到和自己个头几乎一样高的插班生,第一次发现学生可以那么成熟干练……她从这些“第一次”中刷新着自己的成长。2013年,张婧被评选为嘉善县十佳教学标兵,2014年,被评选为嘉兴市学科带头人。经过第一学年的磨合和第二学年的适应,如今第三学年临近结束,她有些不舍,纠结于继续留下还是返回。

  近年来,嘉兴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改革首先在嘉善县试点,目前已向全市铺开。据嘉兴市教育局统计,2014年,全市参与流动教师人数达1013名,符合条件的教师流动占比17%,超过全省平均7个百分点。我市教师流动改革被中央和省、市级媒体广泛报道,也得到了刘延东等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教师流动的嘉兴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了典范。嘉兴市以此为契机全方位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力提升了全市教育发展活力。

   【百姓说】

  大通小学校长薛利明:张婧这样的名师流动到这里,帮助提升了学校整体的教科研水平,有助于教育资源均衡分布,促进教育公平。

  大通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陈凡:我去年大学毕业来到大通,拜张婧为师。在她帮助下,我第一年就登上了县级公开课的讲堂,而师傅参加工作7年后才有这种机会。

  大通小学六年级学生涂倩:遇到张老师以后,我的数学成绩更好了,因为喜欢她这个人,也更喜欢数学课了。

标签:小学 教师 教育
编辑: 王喜文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