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专题页面 > 公共文化 > 民生服务 正文

民生实事暖人心 幸福衢州有温度

发布时间: 2015-04-19 18:16:18 来源: 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徐双燕 实习生 柯榕

  “现在见到蓝天白云的日子,明显比以前多了啊!”日前,市民楼倩发出这样的由衷感慨。她的感慨道出了不少市民的心声,印证了我市正在发生的变化。根据省统计局调查,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列全省第二。

  去年,我市《衢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14-2017)》和《衢州市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两大治气方案经市政府印发实施,排出年度大气治理重点项目97个,并部署开展“五铁治五气”大气污染专项整治。铁腕高压之下,2014年度,我市总有效监测天数为362天,aqi(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为288天,aqi优良率为79.6%,比上年(68.2%)提升了11.4个百分点;pm2.5年均值为57微克每立方,比上年下降11微克每立方,降幅为16.2%,浓度降幅列全省第二。

  优化城乡居住环境,各级职能部门不遗余力。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汇总数为7812万元,共削减了4634万元,削减比例达37.23%,削减的部分全部通过区域统筹激励补助的方式转移支付给各县(市)用于“五水共治”项目支出。

  出门就是阔路长空,抬眼即是绿荫清水,市民的生活环境正一步步改善,并延展出更多的民生温暖。

  增添的是宜居温度

  1.

  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环境,还有衢州人的生活方式。

  家住市区新湖景城的退休教师苗老师,现在改换在家门口的鹿鸣公园锻炼身体了,这里近便又宽敞;迎和小区的郑女士走进家门口的东门菜场能买到更加放心的蔬果;很多家庭不用再起早贪黑做早饭了,市区96个放心早餐网点提供各式早点……

  这些生活镜头拼接在一起,叫宜居。

  2014年,家住市区世纪锋尚的徐锋逐渐减少了私家车出行的次数,因为他觉得骑公共自行车出行也非常享受。省钱不说,还舒适便捷,只需要半小时就能到单位。

  伴随徐锋出行方式改变的,是衢州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释放的民生温暖。2014年,我市在市区三衢路、花园大道、白云大道、东迹大道等主要道路(双向)设置公交专用道14.42公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计划加密老城区和西区,新增绿色产业集聚区和衢江新区,投放自行车2000辆;全市新增公共停车位1908个,新建慢行绿道22.2公里,新增城市道路34.38公里。

  2.

  改变的是生活方式

  3.

  提升的是幸福指数

  “年后,就不用再喝地下水了,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喝上干净的自来水了。”昨天,家住柯城九华乡下彭川村的村民陈新才喜不自胜地告诉记者。

  越来越多的农民,像陈新才一样,告别了饮用多年的井水,用上了放心水。来自市水利局的统计,2014年,我市农民饮用水工程再发力,柯城、衢江两区农民饮用水一体化工程90个村新开工建设,年累计新增完成60个村给水施工,安装各类供水管道21.44万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从2012年至今,市区范围内已实现134个村供水一体化,惠及22万余农民。

  2014年,城镇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480元提高到540元,农村从每人每月332元提高到389元,全市城乡低保对象57576人,发放低保金15269.62万元。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6966元,同比增长17.8%,完成农民异地搬迁4657户、15433人……这些生活困难的衢州人,因2014年为民办实事刷新着幸福指数,他们亲身感受到民生工程广利于民的温度。

  2014年为民办实事向百姓奉上成绩单,而百姓已用幸福的笑容和声声赞誉,为这份成绩单打分评优。

  

标签: 衢州 民生服务 编辑: 胡婧妤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