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专题页面 > 经济转型 正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衢州生态富民探新路

发布时间: 2015-04-19 17:26:21 来源: 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葛志军

  编者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提出的新的战略布局,是引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的目标,上下同欲,大力弘扬“四种精神”,干好“四件大事”,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衢州的实践,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书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衢州实践这篇大文章。从4月1日起,本报连续推出10篇述评,对我市建市三十年特别是近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生态建设力促转型发展的理念、路径、动力、机制、模式、举措、成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报道,旨在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自信,激发探索的勇气,加快奔跑的步伐。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3月21日、22日两天,有“江南布达拉宫”之称的开化台回山共接待游客2.6万人次。而在2014年,台回山一季油菜花吸引来4万多游客,超过2013年一年的总和。

  “从原来种吃的,变成了种看的,却挣得更多了。”村民邱龙彪说。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思路的转变让台回山变成了一座“金山银山”。

  资源与资本、守贫与致富,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台回山是衢州坚持探索生态富民新路的一个缩影。

  衢州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演绎了一段从混沌、觉醒、自觉到自信的历史逻辑。

  曾经,我们自豪于750万头生猪养殖规模,但在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却成了衢州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建材产业的迅猛发展,山体变得满目疮痍,粉尘覆盖了绿色,污染了空气……

  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这一矛盾的凸显,不得不让衢州人开始反思:如何留住青山秀水。

  反思是觉醒和走向自觉的开始,但战略选择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和胆略:

  从2003年起,衢州在全省率先作出建设生态市的战略决策,到2010年市委工作会议提出衢州要成为全省、长三角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从2013年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坚持走生态立市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2014年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响亮提出“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的战略目标。

  战略定位回归本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环保模范城市,一块块“国”字号金牌,让衢州找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抓手,这是衢州人对下游人民的责任担当、自身优势的清醒认识和高度自信。

  从生态资源到生态资本、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的“惊险一跳”,战略的导向性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动力源泉则来自民众的主体作用发挥。衢州的决策者们下了一盘生态大棋,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做活生态保护和转型发展两只眼,激发出民间主体创富的力量。

  柯城区七里乡农家乐经过十多年精心经营,探寻其成长轨迹,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保护生态、利用生态、经营生态的基本脉络,是民间的创业激情在不断推动着转型升级,并构建了确立品牌、保护生态和创业富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七里样本”在不断的复制中被创新、推广,成为衢州、浙江乃至全国样本。

  从2012年起,江山贝林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注资三百多万元,在贺村镇耕读村环海棠湖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同时协助当地政府整治环境污染。生态恢复了,环境变美了,这个曾经的养猪村、水泥村,变成了休闲旅游村,去年还获评3A级乡村旅游景区。近一年时间,村里多了十几家可供食宿的农家乐,还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者回乡创业。

  台回山村民尝到了甜头,生态造景热情更高了,从去年开始,油菜收割后,又流转土地种植向日葵。虽然每亩土地补助从稻谷250公斤变为150公斤,但短短两天时间,涉及近百户农户都签了字。

  政府引导、民间创业、百姓得利,同样让廿八都镇三墩村的红豆杉群、举村乡洋坑村的古草榧群、长虹乡横中村的十里红枫、新昌乡黄塘村的芭蕉坑溪流、龙游六春湖高山湿地等一大批生态资源顺利转化为生态资本,在开发中有效保护、在保护中合理开发。

  一个项目带动一个村、一片青山造福一个村、一弯绿水富裕一个村,一批类似的生态富民模式已在三衢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资本逐利而行。衢州吸引外来资本投资的最大“磁场”无疑是生态。正如市委书记陈新所说,生态是我市的优势、命脉和王牌。

  他们因水而来。他们因山而来。他们因衢州的良好的生态而来。他们分享了衢州的生态资源,也给衢州人带来了生态红利。

  明旺乳业有限公司副总厂长王朝正说,当年,让公司最终拍板落户衢州的原因就是一份水质检验报告。报告显示,作为食品饮料企业,生产所用的水只需要简单沉淀、过滤即可用。

  都邦药业选址时,就是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娃哈哈在衢州有生产基地,才决定把新生产基地放在衢州。

  在客商看来,衢州的水升值潜力无限,衢州的山就是“金山银山”。

  金华客商池卫进选择常山何家乡黄冈村种植对环境要求特别高的铁皮石斛,因为这里有良好的植被、无污染的空气,能种出高质量的石斛。

  来自温州的大学生王淑丽带着5位大学生,入股举村乡洋坑村的万果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了一千多亩山地种植香榧,同时向附近农户发放香榧苗,免费提供种植技术辅导,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产业资本瞄准生态涌入,带来了先进技术、创业机会、就业渠道、致富门路,更重要的是冲击了观念的开放与转变,打通了资本与资源嫁接的“最后一公里”,为衢州生态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北京“嘉博文”总裁于家伊在谈到入驻衢州的原因时说,他看中衢州人的生态意识和对这片青山绿水的自豪与自信。衢州人有理由自豪和自信,在承担着守护浙江生态屏障政治责任,并作出奉献的同时,也在努力地探寻着让自己富裕起来、幸福起来的绿色发展之路,一路艰辛,一路放歌。

标签: 生态 衢州 绿色 编辑: 胡婧妤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