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活动休闲 正文

万圣节就是扮鬼吃喝玩乐购?看老外怎么过

2014-10-31 14:19:00 来源: 金华晚报 作者: 方跃镇 李馨

  万圣节本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到金华后,还是原来的样子吗?

  本周,记者采访了市区一些组织万圣节活动的商家,以及浙师大外国语学院外教苏葵,看看万圣节在我们这里的面貌和它在国外的面貌有何不同。

  金华:节日与商业“巧妙结合”

  市区江北某百货商场,连日来都在宣传其万圣节活动。前天,记者从他们的微信上,详细了解了这家商场于今晚推出的活动内容,发现商场的创意和策划委实不容小觑,万圣节到了他们商场,竟然与商业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哪些人可以参加:商场早就开始利用微信全城“找人扮鬼”,参加狂欢派对,但条件是要转发他们的微信,并且截图证明。

  玩什么:除了派对,可以在门口看机车队表演;去某餐厅看表演;小朋友可以去某些专柜索要糖果,不过多是卖童装之类的专柜;还有寻宝,各楼层各专柜藏了小礼物,可以去寻找;最后是消费抽奖,抽到的“免单”。

  这就是这家商场策划的万圣节,通过转发微信、现场表演、举办派对营造万圣节气氛,吸引人气,通过讨糖、寻宝、抽奖等促进消费,环环相扣。

  古子城鼓楼里创业园内的莫妮卡酒吧,同样精心策划了精彩的万圣节活动。

  据酒吧张姓负责人介绍,在万圣节当天晚上,酒吧会举办一场化妆舞会,提供免费自助餐。为迎合万圣节氛围,他们会鼓励顾客穿着奇装异服来酒吧,并举办万圣节化妆服饰大赛。此外,服务员也将穿着“吸血鬼”或“兔女郎”的服装为顾客服务。舞会持续到晚上9点,从9点半开始,酒吧会推出酒品酬宾活动,如打八折、买一送一等。

  附近另外一家酒吧还将邀请乐队、DJ、模特、时尚潮人等前来助阵。

  美国:在家看鬼片是必备节目

  浙师大外国语学院的外教苏葵来自美国芝加哥。她说,万圣节是美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很多人会过,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家庭,绝大部分会参与。前天,她向记者介绍了他们是如何过万圣节的。

  苏葵说,每年的八九月,美国街头就会开始“闹鬼”,很多商家会在门口或店内张贴或悬挂鬼怪装饰,像骷髅头、吸血鬼等。但这些商家一般没有特别的促销活动。超市及街市则会摆放大大小小的南瓜售卖,供市民买回家布置家园或制作南瓜灯之用。

  节日前几天,家长就要开始置办万圣节用品,买糖果、南瓜、道具。万圣节的奇装异服,一般由父母亲手缝制。有些父母工作比较忙的,也会直接购买;南瓜灯一般是自己做。过去万圣节服装比较恐怖,近年渐渐演变成一场美版的cos秀,孩子们可以把自己打扮得像白雪公主一样美丽,也可以像蜘蛛侠一般威猛。

  到了节日当天,很多家庭会把室内室外布置得很恐怖,比如有的家庭会在家门口布置一座假坟墓。孩子们则会把自己打扮起来,然后提着南瓜灯结伴去邻居家敲门,等主人开门了,就说“trich or treat”(不给糖就捣乱)。愿意让孩子来玩的家庭一般会开着路灯。

  苏葵说,对12岁以下的小孩,为了保证安全,一般会有大人随行。比如,爸爸陪孩子出去玩,妈妈则在家里接待邻居家的孩子。

  万圣节与圣诞节、感恩节不同,一般没有大餐,以孩子们玩乐为主。

  万圣节当天,美国的幼儿园、小学会允许孩子们穿奇装异服去上课,很多老师也会穿。美国很少有课外辅导机构,自然不存在由辅导机构组织的活动。

  在美国,很多年轻人也过万圣节,他们会在家里开派对,或者去酒吧狂欢,一些女孩子会在当天穿性感服装。一些大城市的街头,还会有万圣节大巡游,一群奇装异服的“鬼怪”在街上浩浩荡荡游走。

  此外,从10月开始,所有和鬼有关的娱乐活动纷纷出台。所有电影院都会上演大量新的“鬼电影”,有些是很可怕的恐怖片,而大部分是给孩子们看的那种很可爱的“鬼”片。各个电视台都开始演鬼剧或跟鬼有关的节目。看鬼片、鬼剧,是美国万圣节的必备活动。

  苏葵说,来金华后,她会和一些国外的朋友过万圣节,今年同样要过。几天前,她已经从网上买了衣服、糖果,还专门买了大南瓜。今晚,会有很多朋友带着孩子到她家去玩,届时她会给大家播放每年必看的鬼片。

   [冷思考]

  热闹的“洋节”会喧宾夺主吗

  近几年,在一些商家的推动下,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洋节”在金华颇为热闹,“洋节”的风头真盖过传统节日了吗?不少市民和网友都有这种担心。

  不过,民俗专家认为,“洋节”到了我们这里,再热闹也只是一朵浮萍,难以扎根。

  网友:节日被商家“绑架”了对于“洋节”,不少年轻人比较热衷,但也有很多人有异议,认为节日被商家“绑架”了。

  网友“重金属外壳”说,现在不管传统节日还是“洋节”,好像都变味了,“一到过节最先想到的都是商场有没有促销打折,不知道是商家的宣传太泛滥,还是大家过节太不爱动脑子”。

  “提起过节都是泪啊,每次有什么节日,女朋友都要求送礼物。在我脑海里,节日就等于礼物,尤其是情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网友“睡睡猫”说。

  外教苏葵也说,在中国工作几年来,她发现一些西方的节日来到中国后,往往跟商业消费挂钩,很多节日背后都有商家在推动。更重要的是,一些年轻人也热衷于在各种节日里花钱消费。

  苏葵说,在美国,像圣诞节等重大节日,节前也会有促销活动,但这并非节日的全部,最后大家往往都回到家与家人一起过节,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一家人要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专家:“洋节”像浮萍,难扎根

  虽然“洋节”看上去挺热闹,但记者发现,大多参与者对“洋节”的态度并不认真。

  “外国人的这些节日,我们也就是逛逛商场,捡捡便宜,其实连很多‘洋节’的来历都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在本报官方微博上,一位网友这样留言。这也是不少人的想法。

  浙师大民俗学专家陈华文对各种节日有颇深的研究。他说,近年万圣节、圣诞节这些的“洋节”在国内流行,无非因为两点:一是商家嗅到了商机,积极推动;二是这些节日过起来比较轻松,没有固定的程式,爱怎么过怎么过,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成为年轻人狂欢放松的一个借口。这些节日的根在西方,来到中国就像漂洋过海的浮萍,很难扎下根来。所以,对这些“洋节”没必要崇信,也没必要去抵制,顺其自然就好。“很多年轻人随着年纪增长,对‘洋节’会慢慢失去兴趣,对传统节日会越来越重视。”

   [记者手记]

  找回节日的本来意义

  已经拥有诸多传统节日的我们,似乎仍缺节日,近年在不停地引进和创造节日。

  与其说我们缺少节日,不如说很多节日被我们过得偏离了节日的本来意义。

  无论中外,节日承载的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过节是为了庆祝、纪念和休息,而不是大吃大喝和购物狂欢,更不是为了还人情债。

  这些年,我们的节日过得越来越辛苦,传统节日离不开吃喝、送礼,新兴节日(“洋节”和新创节日)离不开消费、购物。

  很多节日,我们宁愿邀一帮狐朋狗友外出闹腾,也不愿和家人一起安静地过,我们总是沉不下心来,陪家人一起看一部影片。

  其实,要从节日中获得快乐,最需要的是保持一颗童心,减少一些欲望。在美国,某邻居因向小孩说了句“圣诞老人是人假扮的”,即遭小孩家长起诉。而我们身边一些孩子在过节时攀比谁收到的红包多。孩子是社会最好的镜子,连孩子都失去了童心,何况大人。

  获得幸福的另一个要点是回归家庭,这也是中外节日共同的核心。有句话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来自家庭,来自亲情,任何依赖物欲的幸福都是短暂的。

  所以,与其不停地寻找节日、创造节日,不如让原有的节日回归节日本身,多陪陪家人,多静心思考自己。如此,每一天都是我们的节日。文/本报记者方跃镇实习生李馨

  [相关链接]

  万圣节由来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国家的万圣节,如同中国的“鬼节”。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有许多版本,最普遍的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凯尔特人。凯尔特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凯尔特人让年轻人集会,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是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

  这在当时实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魂魄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魂魄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魂魄,同时也为魂魄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在中世纪的中欧,曾有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是为什么现在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据说当天遇见黑猫,就等于遇见了巫婆,一年都会倒大霉,所以在那天,大家都要乔装打扮,驱走那些不吉利的象征。

  恐怖的万圣节鬼节演变到今天,已经成了一个令人开心的节日,这一天是一年之中国外小孩子最兴奋的一天。孩子们自己动手布置恐怖环境,然后装扮成女巫、海盗等各种鬼怪,在朦胧的橘黄色南瓜灯光下玩游戏、挨家挨户索要糖果。

标签:万圣节 洋节日
编辑: 胡婧妤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