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9日讯(通讯员 叶晶 蔡美兰 应致远 邹锋 申屠云 奚琪城 文/摄) 持续高温晴热天气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连日来,浙江桐庐县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共同战高温、抗干旱、保供水。
农技突击队开“凉方”
高温热浪持续,桐庐县多处农田出现龟裂,桐庐县农技专家分成8个小组分赴各个乡镇(街道)指导抗旱。
因为过度干旱,百江镇松村村100多亩单季稻田急需“解渴”。农技专家许寿增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几乎都扎在农田里,带领镇农办两名工作人员组成农技突击队,下田为种植户把脉开方。但眼下最急迫的,就是引水灌溉。周边几条山渠是村里最先考虑的,但情况都不太乐观。
原本能轻松满足农业灌溉的山渠,如今都已见了底。眼下,灌溉水源只能靠乡镇农办集中调配较大的山塘水库。徐辉是农技突击队的一员,确定抢救方案后,到临时组建的抗旱办公室,运用数字化平台查看各山塘水库库容,确定上游的小松源水库库容较大,可以用来灌溉。
8月17日中午12点,随着闸门放开,来自上游水库的灌溉用水喷涌而出,农户们赶紧行动起来,将沟渠中的水引流到自家水田里。“有水了,稻田保住了。”松村村种植大户章国军说。
目前,桐庐县共有8支这样的农技突击队,他们扎根在各乡镇(街道)的田间地头,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赤诚热情,和农户一起打响“农田保卫战”。
取水服务队忙送水
“这么大热天来帮我抽水,真的太感谢了,我的水稻终于保住了。”看着水汩汩流进稻田,新合乡新合村种粮大户潘忠仁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今年,潘忠仁承包了雅坊自然村126亩农田种植水稻。由于新承包的农田是由旱地改造成的,受连日高温天气影响,农田用水变得越来越紧张,原本的取水点直接见了底。“眼下,水稻正处于灌浆的关键时期,如果近期内不能灌溉,意味着上百亩水稻将颗粒无收。”潘忠仁说。
在得知潘忠仁的情况后,新合村立即组建起一支由党员干部群众20余人组成的临时取水队,大家挑起抽水泵,背上水管、绳子、毛竹,分工协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从近2000米远的壶源江中把水抽到了潘忠仁承包的稻田里。
为确保农田灌溉、农民增收,目前新合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群众已建立了临时取水队伍8支,大家充分利用17台抽水泵对缺水的农田就近取水灌溉,保障农业生产用水,有效缓解旱情,减少损失。同时,建立3支自来水抢修队,第一时间做好抢修工作,保障村民生活用水。
电力施工队急送电
“水管接好了,可电压不够,没法实现通水……”近日,国网桐庐县供电公司接到分水镇砖山村的求助电话后,火速派出员工,在田畈间架电杆、设线路、安装配电箱,新增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为农田灌溉用电扩容增压。
“大部分稻田受旱严重,有的土地都开裂了。”农户林师傅表示,由于缺水,村里100多亩稻田受旱,甚至面临绝收。
为了让农田尽快“喝上水”,当地村干部组织10多位农户从2.5公里外的天溪湖铺设管道,直通村里的水塘,并采购了抽水机,可以解决稻田灌溉问题。
“由于前段民宿用电负荷激增,导致后段用户电压偏低,设备无法正常启动。公司了解情况后,立即前往现场进行勘察,决定增设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确保抽水机可以正常使用。”县供电公司施工现场负责人俞少龙说。
工作人员在做好各项准备后,穿着严实的绝缘服,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小心地进行着绝缘防护、遮蔽、隔离、搭接引线等一系列工作,仅用时3天,就顺利完成增容通电工作。
国网桐庐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公司将持续与气象部门、乡镇(街道)对接,以“战斗”的姿态为抗旱保电做足准备。同时,对涉及抗旱的报装接电开辟“绿色通道”,做到“申请快、施工快、验收快、送电快”,开足马力解决农户的燃眉之急,真正把电力送到田间地头,把服务送到农户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