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玉印的主人 是浙江巡抚 清朝太子太保阮元
2019-04-22 17:18:06
来源: 都市快报

  人文守望——越地藏歌70年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社科联指导,都市快报与省收藏协会联合推出

  这是一方玉印,以和田白玉雕琢,边款为“琅嬛仙馆”“无咎”。

  看似普通,却在何少峰创办的杭州宋代玉器艺术馆收藏品中,举足轻重。

  玉印的前主人是清朝太子太保阮元,曾任浙江巡抚。而从玉印的外形来看,印坯是南宋时期主流样式,那么它的最初主人又是谁呢?记者 夏裕

  起拍价1万,成交价36万

  2018年春季,西泠印社拍卖清代阮元收藏的善经堂玉印,起拍价1万元,最终,成交价高达36万元,成为一匹连拍卖方都没想到的“黑马”。

  高价拍下它的是何少峰,和他一起争抢的,还有两位收藏界人士。跟他一样,都是看中了这方印背后的文化,价格一高再高。

  在数百个拍品中,这个标注着“清代阮元”的小小玉印,并不引人注目。但是,何少峰却心中一动,定下了一定要把它拍下来的念头。

  这是个和杭州渊源匪浅的玉印,前任主人阮元是嘉庆时的浙江巡抚,在杭州为官十年,疏浚西湖,植柳固堤,为后人歌颂,并于孤山建诂经精舍,治经学、考金石,为后来西泠印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这方玉印的外形,又显示可能是南宋时期的,因为印坯是南宋时期主流样式,钮的花吉是当时非常流行的吉祥纹饰“百事吉”。

  宋代是玉器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从宋代开始,玉器进入了民间,不再是统治阶级贵族的专属,金石学兴起。

  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赐宴群臣,席间偶见张俊折扇上系着的玉孩儿扇坠,大为惊讶。原来,扇坠是他的贴身旧物,但是在前往四明(今浙江宁波西南)途中,不慎落水。宋高宗追寻之下,才从厨娘处得到答案,“破黄花鱼腹得之”。

  这个故事反映了两宋时期社会文化的时代特色,也体现了玉器在宋代被社会各阶层高度重视的历史现状。

  “这枚玉印背后的故事和杭州的关系,甚至它南宋时期的主人是谁,历史意义非常重大,我一定要把它拍下来。”何少峰志在必得。

  “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收藏的玉器,它背后的文化意义,远远不止这个价格。”刚好,当时何少峰正在筹办宋代玉器艺术馆,举办宋代玉器珍藏展,这枚玉印的出现,真是恰到好处。

  时至今日,他仍有遗憾:这方印章最初的主人是谁呢?印章上原本能够承载的信息就很少,在清代阮元一番加工后,更是让后人无法解读。

  捡漏,捡的是文化的漏

  玉器,是中国人特有的,非常美好的一种精神寄托,不管地位高低,大家都以此为宝,家里有玉才叫宝。

  何少峰说,玉器自出现以来,一直是精神文明的象征,“南宋时期的杭州经济鼎兴、文艺繁盛,其玉器艺术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创造了制玉用玉的高峰时代。”

  近两年,南宋皇城小镇进入浙江省特色小镇第三批创建名单。在这个契机下,2018年,浙江省收藏协会玉器委员会和杭州宋代玉文化研究会发起成立宋代玉器艺术馆。何少峰是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谈到玉器,不能不谈到一个词,“捡漏”。

  在仙侠类小说中,第一笔资金往往来自于“捡漏”的古玉,往往貌不惊人的古玉,实际上年代古老,蕴含“灵气”。

  何少峰18岁买第一件玉器,此后,几乎将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在研究古玉上,看书做笔记成为他保持20多年的习惯,其中还包括文史研究、宗教、礼仪、典籍制度、风俗文化、工艺美术史等等。

  他“捡漏”过,也“走眼”过。1996年,他在金华古董市场花三百元钱买了只玉鸟,一直没研究明白。一次去了北京,跟一个老商家聊到这件玉器,对方立刻出2000元买了。他隐隐觉得,这件东西也许是个大漏。后来,他买了大量的书籍研究,终于得出结果,原来,这个玉鸟,竟然是辽金的迦楼罗神鸟。

  何少峰说:“现今古玩市场中,普通的东西,价格上根本无法捡漏,捡漏更多的是针对内在价值,需要一个时间段,才能够体现出它的内在价值,现在捡的是文化的‘漏’。”

标签:玉器;捡漏;何少峰;地藏;收藏
编辑:江小来
精彩推荐
浙江在线地方中心版权所有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 民生百态  正文

这方玉印的主人 是浙江巡抚 清朝太子太保阮元
2019-04-22 17:18:06 来源: 都市快报

  人文守望——越地藏歌70年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社科联指导,都市快报与省收藏协会联合推出

  这是一方玉印,以和田白玉雕琢,边款为“琅嬛仙馆”“无咎”。

  看似普通,却在何少峰创办的杭州宋代玉器艺术馆收藏品中,举足轻重。

  玉印的前主人是清朝太子太保阮元,曾任浙江巡抚。而从玉印的外形来看,印坯是南宋时期主流样式,那么它的最初主人又是谁呢?记者 夏裕

  起拍价1万,成交价36万

  2018年春季,西泠印社拍卖清代阮元收藏的善经堂玉印,起拍价1万元,最终,成交价高达36万元,成为一匹连拍卖方都没想到的“黑马”。

  高价拍下它的是何少峰,和他一起争抢的,还有两位收藏界人士。跟他一样,都是看中了这方印背后的文化,价格一高再高。

  在数百个拍品中,这个标注着“清代阮元”的小小玉印,并不引人注目。但是,何少峰却心中一动,定下了一定要把它拍下来的念头。

  这是个和杭州渊源匪浅的玉印,前任主人阮元是嘉庆时的浙江巡抚,在杭州为官十年,疏浚西湖,植柳固堤,为后人歌颂,并于孤山建诂经精舍,治经学、考金石,为后来西泠印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这方玉印的外形,又显示可能是南宋时期的,因为印坯是南宋时期主流样式,钮的花吉是当时非常流行的吉祥纹饰“百事吉”。

  宋代是玉器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从宋代开始,玉器进入了民间,不再是统治阶级贵族的专属,金石学兴起。

  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赐宴群臣,席间偶见张俊折扇上系着的玉孩儿扇坠,大为惊讶。原来,扇坠是他的贴身旧物,但是在前往四明(今浙江宁波西南)途中,不慎落水。宋高宗追寻之下,才从厨娘处得到答案,“破黄花鱼腹得之”。

  这个故事反映了两宋时期社会文化的时代特色,也体现了玉器在宋代被社会各阶层高度重视的历史现状。

  “这枚玉印背后的故事和杭州的关系,甚至它南宋时期的主人是谁,历史意义非常重大,我一定要把它拍下来。”何少峰志在必得。

  “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收藏的玉器,它背后的文化意义,远远不止这个价格。”刚好,当时何少峰正在筹办宋代玉器艺术馆,举办宋代玉器珍藏展,这枚玉印的出现,真是恰到好处。

  时至今日,他仍有遗憾:这方印章最初的主人是谁呢?印章上原本能够承载的信息就很少,在清代阮元一番加工后,更是让后人无法解读。

  捡漏,捡的是文化的漏

  玉器,是中国人特有的,非常美好的一种精神寄托,不管地位高低,大家都以此为宝,家里有玉才叫宝。

  何少峰说,玉器自出现以来,一直是精神文明的象征,“南宋时期的杭州经济鼎兴、文艺繁盛,其玉器艺术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创造了制玉用玉的高峰时代。”

  近两年,南宋皇城小镇进入浙江省特色小镇第三批创建名单。在这个契机下,2018年,浙江省收藏协会玉器委员会和杭州宋代玉文化研究会发起成立宋代玉器艺术馆。何少峰是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谈到玉器,不能不谈到一个词,“捡漏”。

  在仙侠类小说中,第一笔资金往往来自于“捡漏”的古玉,往往貌不惊人的古玉,实际上年代古老,蕴含“灵气”。

  何少峰18岁买第一件玉器,此后,几乎将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在研究古玉上,看书做笔记成为他保持20多年的习惯,其中还包括文史研究、宗教、礼仪、典籍制度、风俗文化、工艺美术史等等。

  他“捡漏”过,也“走眼”过。1996年,他在金华古董市场花三百元钱买了只玉鸟,一直没研究明白。一次去了北京,跟一个老商家聊到这件玉器,对方立刻出2000元买了。他隐隐觉得,这件东西也许是个大漏。后来,他买了大量的书籍研究,终于得出结果,原来,这个玉鸟,竟然是辽金的迦楼罗神鸟。

  何少峰说:“现今古玩市场中,普通的东西,价格上根本无法捡漏,捡漏更多的是针对内在价值,需要一个时间段,才能够体现出它的内在价值,现在捡的是文化的‘漏’。”

标签: 玉器;捡漏;何少峰;地藏;收藏
编辑: 江小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