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看浙里

最美家庭、女性企业家、残疾人书法家……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城市穿越赛,他们来了!

2025-09-16 16:32:12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李颖 王琼 曹林波 编辑:龚晓

  9月21日,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OCA)指导,杭州亚运品牌促进会、杭州市体育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潮新闻携手主办的“亚运荣光 @未来”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城市穿越赛将在“大莲花”起跑。

  活动两次开放报名,两次快速爆满,可见大家对于亚运的热情依然未减。如今,2500多名参赛选手已经集结完毕,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人即将踏上这场穿越之旅吧。

  “湖山一家人队”——西湖边的环保英雄

  三口之家“湖山一家人”是一支由“浙江工匠”竹书鸿担当队长的“最美家庭”战队。

  竹书鸿是杭州大名鼎鼎的守护西湖的环保志愿者,很多杭州人都认识竹师傅,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也对这位西湖边的“环保英雄”大加称赞。

  每天凌晨5点,竹书鸿都会准时出现在西湖边,不是跑步,不是拍照,而是为了捡垃圾。他已经坚持了4000多天,他带领的团队也已经风雨无阻坚持了1910天(截至2025年9月13日)。环保团队从最初的一个人,变成一家人,再到现在的600多人。

  “杭州亚运会开幕前,我们全家总动员,带领志愿者们历时365天参加西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纯净湖山迎接八方来客。这份付出也让我们收获了至高荣誉——我们一家三口作为志愿者代表,站上了杭州亚运会闭幕式的表演舞台,见证了亚运圣火缓缓熄灭。”回忆起两年前的亚运盛会,竹书鸿难掩激动。

  “闭幕式之前的那一周,在‘大莲花’彩排到凌晨1点,但凌晨5点还是出现在西湖,参与2小时的志愿服务,对我来说,守护西湖和参与亚运同等重要。”两年后,一家人再次欢聚“大莲花”。竹书鸿说,这次参赛他们一家人希望重新探访亚运场馆与城市地标,传递后亚运时代杭州的城市温度。

  “巾帼追光队”——女性企业家来了

  “巾帼”代表的是女性力量,“追光”代表的是亚运精神。“巾帼追光队”,女企业家队伍来了。五位来自不同领域、在商海中锐意创新的女性企业家,一组队,就是备受关注的“明星战队”。

  “这还是我们几个人第一次一起组队参赛,群已经建好了,有了队名,有了口号,我们现在开始分工服装、造型、踩线和线路优化。比赛成绩不一定跟别人比,但是要跟我们自己比,希望能够展示我们女性企业家的最佳风采。”王莉是杭州三赢人才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也是“巾帼追光队”的队长。

  杭州亚运会,王莉掌舵的三赢人才集团就是服务单位之一,亚运场馆的人员供给,以及亚运伴手礼的组装,公司都参与其中。

  “杭州亚运对城市的格局、气度,以及风貌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亚运的精神更是深植到我们的企业管理和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们会更加注重锻炼,更加注重团队协作,更具有开放性的思维来对待企业管理和人生。”

  作为亚运之城的一员,在王莉看来,亚运对城市和每一个普通人都影响深远,“不是每一个人都要上场比赛,但人生也是竞技场。”

  “杭州工疗亚运先锋队”——亚运幕后团队闪亮登场

  “我们是亚运保障团队的保障团队,”杭州市职工疗养院办公室主任顾佳莹一开场来了一句有些绕口的自我介绍。

  原来,杭州亚运会期间,职工疗养院副院长俞立峰被借调至亚组委抵离中心负责广州口岸抵离工作,疗养院全体员工则承担着亚运会特勤、安保等亚运保障团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他们不在赛场,甚至连看比赛的时间都很少,但他们是赛事成功举办的幕后英雄。

  说起两年前的亚运会,顾佳莹历历在目,从9月11日团队入驻到亚运会闭幕,一共20多天,全体员工全勤,甚至很多人直接住在了单位,那时候,负责亚运安保的工作人员很辛苦,每天起早摸黑,身为二线保障队的疗养院工作人员也根据他们的作息,调整了工作时间。

  “没想到一下子,两年过去了。”顾佳莹说,很兴奋,作为杭州亚运会的参与者,两年后,有这样一次机会重回亚运。

  这次的穿越赛,杭州市总工会职工疗养院的员工组了一支五人小队报名参赛,这也是这些亚运会的幕后人员第一次站到了台前。距离穿越赛不到10天,他们已经在头脑风暴,计划着一次闪亮登场,“我们有队员计划装扮成许仙、白娘子登场,希望能让大家眼前一亮。”顾佳莹说。

  两个亚运同样精彩。杭州亚运会闭幕后,杭州亚残运会将精彩继续,残疾人运动员们用他们的不屈和拼搏,征服了每一个观众。这次穿越赛,同样有残疾人的身影。

  “让心远航队”——亚运让他们的生活多了份活力

  俞莉娜是“让心远航队”的组队人。她是一名残疾人,也是一名创业者,还是杭州亚残运会的一名火炬手。杭州亚运会前,她所经营的公司长期为亚组委提供速记服务,见证了亚运色彩的选定、亚运歌曲的揭晓等等重要瞬间。

  她还是杭州残疾人企业联合会会长,组织残疾人企业家走入亚运场馆,模拟亚运国球比赛的场景还记忆犹新,“当时我们模拟了颁奖仪式,举了奖杯,挂了奖牌,上了模拟的领奖台,感觉太棒了。”

  俞莉娜的队员们是平时经常一起参加残疾人活动的好朋友,分别是拱墅区残疾人合唱团团长朱健、文体爱好者沈建国王小红夫妇和亚运志愿者、农民工匠庄根农。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五人团队,他们给自己的队伍取名叫“让心远航”。

  “亚运不仅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种精神,”她和队友们说,“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让亚运之风推动我们努力前行。”

  因为队中的成员都参与过亚运相关的活动,所以大家早已做好了约定,要把当时参加活动的服装再拿出来穿上,重新唤起大家两年前的记忆。

  沈建国和王小红是对热爱运动的夫妻档。沈建国虽然失去一侧手臂,但亚运期间,他参加了亚运会倒计时文艺演出,展示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妻子王小红则带着女儿参加了“亚运家庭趣味跑”。他们总说,亚运让他们的生活多了份活力。

  庄根农是资深的亚运城市志愿者。赛事期间,他是亚运火炬传递的志愿者,他帮助残疾人推轮椅,助力他们踏上亚运火炬传递的征程。如今,他带着志愿者证件来参加穿越赛。

  拱墅区残疾人合唱团团长朱健与亚运的缘分始于一场演出。亚运会前后的许多场晚会中,她带领合唱团演唱了主题曲《同爱同在》。虽然在团队中,她的年龄相对偏大,但是她早早就开始做准备,队友们也一起和她设计各种配合的方式,帮助她提速,争取在这次穿越赛中取得好成绩。

  “桂冠-火炬手”——专门制作了穿越赛的伴手礼

  王渊鹏、张秀英、吴澳杉三个人组了一支队,叫“桂冠-火炬手”,王渊鹏和张秀英特别解释了一番,“把我们和亚运的渊源一下都展现出来了。”

  两年前,在万众瞩目的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上,“桂冠”二字以苍劲书法传递力量,这背后正是残疾人书法家王渊鹏的坚守与热爱。

  作为亚残运会火炬手,同时也是此次参加穿越赛的“桂冠-火炬手”队队长,他一直以笔墨为刃,在命运的挑战中书写不凡。

  王渊鹏回想起两年前参加亚残运会火炬接力活动,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时间过得太快了,一眨眼就两年了,但是那时候的一幕幕画面还历历在目,也一直在激励着我奋进。”

  王渊鹏妻子张秀英一直是他的坚强后盾,亚残运会期间她一直默默支持着王渊鹏参加各种活动,所以这次穿越赛,也少不了她的加入。“我们特别开心能够报名,不仅仅是展示我们团队的风采,也会努力向大家展现‘亚运’精神,我们已经准备了一批手工精良的扇子,在扇子上会写上我们的队名,写上各种美丽的语句,祝福‘亚运’,宣传‘亚运’。”

  团队中的吴澳杉,便是这门非遗茶道的坚定守护者与传播者。这位小姑娘没有经历过两年前的亚运会,但是她深知“七味咸茶”不仅是一杯茶,更是乡村文旅发展的宝贵资源。她愿意用实际行动,挖掘咸茶背后的故事,学习传统制作技艺,推动咸茶让更多人知晓。

  “弯湾爱生活”——重回两年前的表演地

  这是一支由弯湾托管中心的心智障碍青年及其家长、老师共同组建的特殊队伍,与亚运有着深厚的缘分,带着独特的故事和对体育的热爱。

  这支以“弯湾爱生活”作为队名的队伍,成员构成丰富且充满温情,心青年们是队伍的核心力量,他们曾是“圆梦亚运”融合啦啦队的重要成员,在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留下了闪耀的身影。

  在亚残运会开幕式上,他们跳着啦啦操“向阳花开”作为暖场节目,用最纯真的笑容和最饱满的热情,向世界展现了心青年的活力与风采。

  亚运的经历也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了变化,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更加从容,在面对挑战时也多了一份勇气。弯湾托管中心的倪砚秋老师告诉记者:“后亚运时代,孩子们更积极投入体育锻炼当中,也有了一个了解世界融入社会的契机。”

  亚运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在,所以这次穿越赛,中心也帮助孩子们积极报名。倪老师告诉记者,这样的运动强度和与自然、社会接触的机会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好,这次穿越赛还能够再次回到他们曾经表演过的亚运场馆,“他们会回忆起两年前在场馆里跳啦啦操的场景,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龚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