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看浙里

义乌市上半年新引进大学生3.2万名

2025-07-10 16:42:56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何贤君 共享联盟·义乌 林晓燕 编辑:龚晓

  季夏时节,热浪翻滚。在义乌高铁站出站口,为期一个月的“义站就业·职达义乌”招聘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下车选岗、到站面试,不少拖着行李来这座城市寻梦的大学生惊喜地实现了“下车即就业”。

  青年聚,则城市兴。今年以来,义乌市坚持“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的发展理念,优化青年人才引育留全过程支持体系,让青年人才愿意来、能成长、过得好。据统计,义乌市上半年新引进大学生3.2万名,居金华第一、全省前列,同比增长23%,全市学历型人才超43万,推动青年高质量就业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义乌正一步步拉满“青和力”,打造起聚才的“强磁场”。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

  对一座城市来说,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

  “春风行动 职等你来”系列专场招聘、“春暖义乌 圆梦未来”系列直播带岗、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专场对接会……上半年,义乌市将因地制宜搭建服务新平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引才活动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之前举行的一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专场对接会现场,来自黑龙江某高校的28名毕业生与义乌的15家电商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两个小时内,全部毕业生找到了心仪的岗位。“义乌环境好,企业发展快,特别符合学生们的职业期望。”带队老师表示,“把学生输送到义乌,我们都非常放心”。

  在“请进来”的同时,义乌市积极打破地域壁垒,主动“走出去”。年初以来,义乌市大力实施“省会城市攻坚计划”,由人社局牵头组织相关企业开展全国高校巡回招聘和城市推介,实现企业一站式揽才、毕业生不出校门找好工作。上半年已开展6个省会城市专场招聘和城市推介,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9800余人。

  与此同时,义乌市还打破制度壁垒,开辟通道“海外引才”。比如,开展外国人来华投资兴业便利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实施国际贸易类海外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来华工作许可衔接机制,为18名国际青年发放首批“国际商贸AI应用”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发布5家首批国际青年就业白名单企业,支持取得技能证书的毕业留学生(免2年工作经历限制)在义乌白名单企业直接申请就业。

  高校毕业生欣然前往的开心,高校和家长没有后顾之忧的放心,无不体现了义乌这座城市尊才、重才的态度,也是这方热土爱才、聚才的力度,归根到底都是这座城市诚信包容的温度。正如一名应聘学子所言:“这里不只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更有让年轻人敢做梦、能圆梦的土壤。”

  从“混养争食”到“分槽喂马”

  人才引进来后,培育成长是重要一环。

  时代在变,社会分工在变,职业领域也在变。如何让不同的青年人才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义乌将人才培育从“混养争食”变革为“分槽喂马”,通过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因材施教,让更多高校毕业生在产业链上实现高质量就业。

  在定向培育适岗型人才方面,义乌市积极推动校企“双元共育”,建成光电光伏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两大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打造“入学-培训-考证-实习-就业”一体服务模式,每年为企业直输产业人才3000人以上。

  在分类培育工匠型人才方面,多部门携手精准开展“新商人”“新匠人”“新农人”“新业人”等“4类人”培育。据统计,今年已开展重点领域技能培训1.64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071人、高技能人才2763人,均居金华第一。

  在精准孵化创新型人才方面,义乌市构建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咨询指导、跟踪帮扶等一体化创业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成立返乡入乡创业合作学院和国际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全市43家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入驻创业实体9891家。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才要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发挥作用。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目前义乌市已建立了“产教融合”直补模式。当前,义乌市正提速推进“技能义乌”建设,通过技能培育精准提升、技能要素价值释放、技能人才生态优化等举措,推动形成技能人才“上升有通道、政治有荣誉、社会有地位”的良好生态。

  从“落脚”到“扎根”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为打造“来了就不想”的青年人才服务生态,义乌市在人才政策和服务上予以持续发力,从“大水漫灌”变革为“精准滴灌”,努力让更多青年人才从“在义乌落脚”到“在义乌扎根”。

  整合多部门资源,义乌市推出《义乌市尊才爱才十条举措》等覆盖青年人才发展全周期系列新政,迭代升级人才购房、生活补贴等人才政策。在此基础上,整合全市部门资源,给予青年人才从“第一桶金”到“第一套房”的全周期政策支持,除七天免费食宿、生活补贴、购房补助外,推出人才创业专属金融产品、人才项目国有园区租金减免等全链扶持政策。

  为了让政策更快、更好地落地,努力实现政策兑现“一个平台办”。当下,迭代升级后的“义乌i人才”应用整合了全市15个部门54项人才服务事项,开发“智配直享”功能模块,基本实现人才政策享受主动推送、一键兑现。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今年义乌市已“一键兑现”各类人才补贴1.37亿元;应用累计访问量超4000万,居全省前列,成为青年人才来义“离不开的掌上应用”。

  与此同时,义乌市还依托社保卡上线“义卡通”应用,拓展“义乌人才码”线下应用场景49个,为青年人才提供“吃住行游娱购”全景式专属优惠服务。

  “在义乌工作不用担心拿不到工资”,在多个城市推介会上,这句话都被反复提及。义乌在全省率先推出“劳动者工资保障险”改革项目,全力打造“就在义乌 薪资无忧”的营商环境和就业生态,助力青年人才留在义乌,成为“新义乌人”。

编辑:龚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