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为民,一头连着党委政府的民生承诺,一头牵着百姓心头的“急难愁盼”。7月9日下午,杭州召开全市民政会议,这是时隔五年再度举行的全市性民政盛会。会议聚焦民生福祉,发布《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民政改革 致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幸福民生标杆城市实施方案》,为杭州绘就“老有优养、弱有优扶、温暖优爱、服务优享、产业优能、良善优治”六大幸福民生引领区建设路线图,实施一批具有鲜明杭州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项目。
《方案》将“老有优养”置于首位,剑指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杭州将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贯通居家、社区、机构服务形态,探索智能机器人应用缓解护理人员短缺,到2027年“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成熟定型。
与之相呼应,“产业优能”将深入推进银发经济示范区建设,开辟银发消费新场景,探索AI、具身智能在养老产业应用,同时促进“婚庆+产业”集聚发展,让“甜蜜经济”释放潜能。“这些规划不是纸上谈兵,我们社区已经在嵌入式的养老机构里专门设置智能护理设备展示区,让智慧养老更加便利地走进老人家中。”滨江区西兴街道滨康乐龄中心负责人杨露杰说。
在弱势群体保障上,“弱有优扶”与“温暖优爱”形成合力。前者着力织密分层分类救助网络,设计开发社会救助AI大模型,强化低收入人口闭环救助机制,引导设立慈善信托与专项基金,构建城乡融合的新救助格局;后者围绕“一小一残”,推动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改革,同时加强残疾人福利制度供给,健全残疾人福利关爱体系。
“服务优享”致力于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温度与质感:市域内婚姻登记机关实现5A全覆盖,殡葬服务推进公益性改革,打破服务区域壁垒。“良善优治”则重在激发社会治理效能,包括大力发展社区慈善、战略慈善、品牌慈善,推动慈善资源深度融入社会治理;通过八大行动提升社会组织规范化水平与服务能级。
下一步,杭州各级民政部门将更加注重数智赋能,强化改革实效,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为杭州在共富路上擦亮民生底色、提升幸福成色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