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看浙里

最强大脑+未来产业,为何纷纷落户余杭?

2025-07-01 11:07:12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戴欣怡 通讯员 谭琴 编辑:龚晓

  今日杭城正式出梅,开启高温模式。杭州余杭也以热火朝天的干劲,在双招双引的赛场奋力冲刺。

  6月30日,杭州市余杭区举行双招双引暨重大项目半年度工作推进会。二季度中,有102个重大项目花落余杭,含69个产业项目及33个人才项目,总投资额超135亿元;有16个重点工程集中推进,总投资额超80亿元。

  据了解,此次项目签约涵盖产业、科创、文化、人才项目及公共配套,将为余杭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极。

  产业项目中,有不少智能物联、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包括高功率激光器件、无模组电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项目。这背后体现的是,余杭直面产业结构新需求,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布局未来产业的创新蓝图。

  聚焦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余杭引入小码王总部、卓翼智能、居然智家华东总部等项目,推动超声AI辅助诊断、少儿编程教育、无人机研发运营、智慧家居、母婴人工智能产业研发等全方位的人工智能+未来产业集群发展。卓翼智能华东总部项目计划在未来科技城建设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运营中心、产教融合中心,拓展低空经济建设业务,助力“中国飞谷”翱翔低空。

  余杭区集聚四大省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等科创平台,以及强脑科技、灵伴科技等一大批创新企业,这正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因此,余杭聚焦智能制造,进一步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上下游,强链、补链、延链。签约落地的普沃思全球研发中心及总部运营中心项目,拟在余杭经济开发区建设全球研发、营销、运营中心及智能制造基地。未来,将有更多品质卓越、知名度高的“余杭造”工业爆款诞生。

  文化产业招商也是此次签约的一大亮点。近年来,余杭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高能级文化产业平台,推动优质企业在大走廊集聚。此次,剧亮控股总部等一批科技型文创企业落地良渚新城。据悉,剧亮控股聚合小说、短剧制作投放,国内及海外双发行于一体,去年制作发行短剧50余部,将助力余杭打造微短剧产业新城。

  细看项目名单,不仅有“招商引资”,更有“招才引智”,二者优势互补,为余杭蓄足发展后劲。此次重点人才项目中,有院士领衔项目3个,省级及以上人才领衔8个,“最强大脑”比比皆是。

  由外籍院士高鹏领衔的手性醇及手性胺的生物制造项目,其科研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寻飞燕AI无人机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黄维然领衔,开创了全新巡检市场细分领域,能实现极端未知复杂空间内的自主导航飞行作业;高难度废水处理的特种软管接头及总成项目由浙江大学原副教授周志军领衔,攻克了高难度废水处理系统“渗漏-腐蚀-高耗”的行业难题。

  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是余杭的“发展密钥”。目前,该区人才资源总量超47万人,约占常住人口1/3。青年人才纷至沓来,签约项目的产才融合导向进一步凸显,实现低空经济、类脑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全覆盖,其中实现产业化项目4个,处于中试及以上阶段项目10个。未来,余杭将持续打造“顶尖人才领航、领军人才攻坚、青年人才筑基”的雁阵人才格局,以优质人才项目的汇聚促进新兴科创企业成长。

  同时,一批重点项目也在快马加鞭推进中。

  此次活动中,余杭集中推进的16个重点工程涵盖先进制造业、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作为杭州“十大文化新地标”之一的良渚博物院二期项目已完成招标;位于中轴线核心区块的余杭文化艺术中心(综合文化空间)项目正进行方案优化。

  项目真落地、真投产,才是真招引、真生产力。近日,省“千项万亿”工程——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主体已提前半年正式完工。此外,国际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正式进入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阶段,字节跳动华东中心、钉钉全球总部等项目相继交付投用。

  余杭区将持续擦亮“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营商环境金名片,为企业和人才送上“好阳光、真雨露”,全力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竞相迸发的“机遇之城”,不断提升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综合能级。

编辑:龚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