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7日讯(通讯员 盛晨)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这一重点工作,要求推进文化基因激活工程,传承和发展宋韵文化、吴越文化、阳明文化、和合文化、南孔文化、黄帝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围绕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全省各地都行动起来。
5月6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与顺丰速运跨界携手打造落地产品——诗画浙江×顺丰速运联名包装正式首发。这是国内首次系统性将省域文化标识植入物流包装体系。
来源: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
这款特殊包装将逐步替代浙江发往全球的顺丰标准文件封,覆盖190余个国家地区,预计年触达10亿人次,成为浙江文旅的流动名片。
2024年,浙江在调查登记3万余个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让文化基因融入普通人的日用常行。工程选取名人故里、传统书院、历史经典产业等8个领域先行突破,力争到2026年,培育宋韵文化、吴越文化等10个以上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
工程实施一年来,浙江建成开放吴越文化博物馆,上山文化、古越文化2项考古成果入选考古中国重大发现,累计有1项成果被《科学》杂志录用,1项成果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个项目入围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4个成果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9个课题被列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认定10个标志性成果。
来源: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面世”,更要“传世”。此次联名文件封以浙江省域文化标识体系为主线,精选"上山文化、良渚文化、古越文化、吴越文化、宋韵文化"等十大文化标识,通过代表性文物图案与精炼阐释文字,既呈现实证中华文明的重要遗存,也传递润泽千载的浙江精神。
以良渚文化信封为例,信封上印着的“良渚玉琮王”出土文物图案,承载着五千年的文明密码,让每一次快递拆封都成为与中华文明对话的契机。
插上“文化翅膀”,一封封承载着省域文化标识的“明信片”从“浙”里飞往世界,更多国宝得以走近百姓,赓续了文脉,彰显出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对外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信封宛如一个个微型的文化博物馆”,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快递这一贴近生活的现代高效传递方式,以“文化快递”为传播介质,以“签收”作为文化抵达的时代仪式,让文化真正“被看见,也被送达”,“我们希望通过物流网络构建文化通路,结合视听媒介实现内容赋能,助力‘文化基因’的焕新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