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剧《南孔》,看流淌的宋韵之美

2023-09-12 09:38 来源: 潮新闻 记者 俞越

  浙江在线9月12日(记者 俞越)悠悠衢江畔,扬起千年前的曲调,流淌着宋韵之美。

  9月5日至6日,原创音乐剧《南孔》在衢州保利大剧院大剧场上演。这是自《南孔》8月底在杭州首演后,回到“诞生地”,继续演绎“孔洙让爵”,在南方赓续儒学文化的浩瀚长歌。9月12日至13日,《南孔》还将亮相中央歌剧院,在京城唱响南孔文化的恢弘乐章。

《南孔》表演现场 张海、刘旭东、王祺安/摄

  音乐剧《南孔》是中国首部南孔文化题材的音乐剧,由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和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根据“孔洙让爵”的故事,讲述了元世祖诏命已在衢州安家百年的孔氏南宗重回曲阜奉祀,孔子第53世嫡长孙衍圣公孔洙深感要实现心中抱负,就必须让儒学从庙堂走向民间,遂于忽必烈面前大义让爵、化官为民,以“南孔”族群为核心,创造出了“诗礼相承,贤才辈出”的江南文化盛景的故事。

  作为一场原创的音乐剧,剧本历经十次打磨、八易其稿,精益求精,将宏大的叙事体系与跨越时空的叙事逻辑,以演员的唱词和舞蹈动作相串联,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与新艺术形态共振的魅力。其中,千变万化的舞美设计更是作为“神来之笔”带给观者直接的、美的享受。

  中式美学中的留白

  纵观全剧,除铺叙与互文外,剧中还大量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运用现代化手段实现的“银杏身影”“铁马金戈”“江河奔流”,创造出一个个饶有意味的诗意画面,由此及彼产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仿佛置身于南孔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切身感受到大宗血脉的生命力与精神力。

  现场观看时,其中两幕深深戳中了记者神经:一幕是孔洙与元朝太子真金对于南宗是否北归时,以弈为喻,探讨家国大义;一幕是孔洙与孔端友(孔子第47世嫡长孙衍圣公)的一场跨时空的对话,是更为深刻的内心剖析。当光影的棋盘、孔子圣像出现的那一刹那,令人心潮澎湃。

  工作人员表示,“孔子”和“棋子”文化是衢州的特色文化,也是衢州的城市名片。“两子文化”在本剧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特别是以手谈对弈的方式,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这两场充满着冲突以及东方哲学意味的对话场景,是整部剧围绕着哲学的探讨进行创作表达的表现之一。如何在方寸之间,既有庙堂之高,也有江湖之远?

  《南孔》表演现场 七七/摄

  主创团队尝试建立比以往更为简单、平面的空间结构关系,让带有哲学的思考有更为广博的表达空间。简练的舞台建构不喧宾夺主,让人物融合成了舞美布景的一部分,使戏剧表演本身的魅力更加充分地表达。

  留白,贯穿于整部剧中。视觉总监任冬生表示:“我们将人物融合成了舞美布景的一部分。这种设计将为该剧的视觉传达带来更多的特色,无论是视觉和戏剧关系上,更具简约的气质,东方的美学。大量横向滑动结构运用到设计中,这为不同场景的流动变化提供了便捷。观众将会在剧情的转折点感受到舞台结构性的的变幻,凸显角色与环境,或者说人物与空间的某种联系,进而完成更加写意的表达,去脱离指定环境带给戏剧的视觉禁锢。”

  流淌的宋韵文化

  来来往往、熙熙攘攘,朗朗读书少年郎,串街走巷卖货郎,好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江南小镇。剧中巧妙地运用衢州市井百姓群像,为观众制造一种市井与庙堂交融的感官体验,不仅侧面展示了宋元交替时衢州城市的人文风貌,也通过南孔儒学与平常百姓的紧密联系,为孔洙与孔氏南宗的命运抉择埋下伏笔。

《南孔》表演现场 张海、刘旭东、王祺安/摄

  中华传统美学,不只是挂在墙上的阳春白雪,更是百姓日用浸染其间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主创团队以珠白色、淡红色、藕荷色、青绿色、湘妃色等中国传统色彩,展现质朴素雅、强调本色、以淡雅为尚宋代服饰特征,彰显南孔“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返璞归真的精神。视线转到庙堂之上,大量金色、红色的运用,色彩浓郁大气,元太子真金假扮汉人时,亦穿着桔红色的服饰,以示区分。轻歌曼舞的江南小调,浑厚有力的蒙古歌舞,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视觉形式上表达戏剧的冲突。

  此次原创音乐剧《南孔》,集结了国内业内高水准的主创团队:有曾获文华大奖、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总导演钟浩,有代表作舞剧《孔子》《粉·墨》《关公》等的编剧刘春,创作家喻户晓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电视剧《知否》《梦华录》《清平乐》的作曲吕亮,设计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的视觉总监任冬生,2019年世园会开幕式、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服装总设计师阿宽担任服装造型设计总监,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分场导演,有代表作汉唐舞蹈剧场《俑》系列、群舞《散乐图》、群舞《富春》、双人舞《蹲蹲舞我》的田湉是舞蹈总监。据了解,团队先后多次前往衢州采风、调研、研讨,深入挖掘南孔精神,共同呈现出这部制作精良的新国风音乐剧。

《南孔》表演现场 张海、刘旭东、王祺安/摄

  据总导演钟浩介绍,在舞台呈现方面,除了充分发挥音乐剧表演形式的优势,同时还将歌曲、舞蹈、音乐、文本和整体视觉进行综合创作,既深度考量故事年代的美学特征,同时以现代审美的关切,打破冰冷的时间距离,体现出属于当代中国和南孔的精神面貌和美学态度。

  宋韵之精髓,更在于饱含家国情怀和传统美德的爱国主义精神,主人公孔洙坚守“国之礼,让庙堂不再虚浮无依;家之礼,让民生能够富足传续;人之礼,让世间和善每个举止;心之礼,让人能直面真实自己”,传递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主题思想,让观众在风雅宋韵中体味另一番筋骨与气节。

《南孔》表演现场 张海、刘旭东、王祺安/摄

  “戏剧艺术不应该仅仅是娱乐性的,更应是文化与思想的交融。我们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在剧中所呈现的故事和情怀,将历史时空的情感呈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那些珍贵的元素在当代的生命力和价值。”任冬生表示:希望这部音乐剧能够向观众传递一种深刻的情怀,无论是多层次的舞台空间结构还是光影布景的质感,主创团队都致力于创造出一个能够将历史沉淀与传承融为一体的剧目。

编辑:毕真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