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聚民生

农机“乘云”到田野 武义“农机共享”破解山区农业机械化应用难题

2021-09-26 15:27:19 来源:浙江在线-武义新闻网 作者:记者 李增炜 通讯员 陈晶俏 编辑:

  浙江在线-武义新闻网9月26日讯(记者 李增炜 通讯员 陈晶俏)9月25日,在武义县王宅镇陶宅村,县综合农事服务平台派发的几名机手,分别驾驶联合收割机、自走式打捆机下田。机鸣声中,稻子被飞快“吞进肚”、自动打捆,农田经自动秸秆离田处理,方便接下来种油菜。“从插秧到收割都可实现机械化,农民脚不下地稻就割好了!”镇农办副主任罗广高兴地说。

  而在距离陶宅村十几公里的武义东井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平台技术人员正通过“北斗”智能定位系统,对该村农机作业过程进行监控和测亩,统计分析农机运行数据。根据后台数据显示,两亩田不到半小时完成收割、打捆,若是以前,这些活得数人忙一整天。

  农村劳动力紧缺,“有田无人种”,怎么办?农机费用大、利用率低、回本慢,小农户不敢投入,如何破解?在武义,农机共用、服务共享,已成为农业发展新模式。2020年,我县农业部门通过数字赋能,打造全程机械化、智慧化的综合农事服务平台,引导本地的农机服务企业入驻,推动市场化运作,并整合部分粮食专业合作社农机装备,引入新型农机装备,由平台统筹调剂,实现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目前全县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程度已达到85%。

  “需要机械化服务的农民向所在乡镇申请后,由乡镇整合需求统一提交平台,平台按照所在村田块、秧苗数量等统筹调配,开展上门服务,农民全程无需与机手接触。”县畜牧农机发展中心主任金志军说,上半年,平台提供水稻机插农机社会化服务43.95万盘,其中服务机插散户2000多户,完成机耕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8612亩,开展飞防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11203亩。

  参与平台运营的东井农机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梅叔平介绍,武义有5个工厂化育秧基地,年育供秧能力达200万盘以上,实现供秧范围全县覆盖,这些都为农业机械化尤其机插的推广打下了基础。“在政府的政策和技术双支持下,2017年我们开始转型,从卖农机变为卖服务,去年建立数字化平台,培育出一批农机实用人才。农民省了成本,我们挣了长期效益。”梅叔平说。

  针对武义南部山区、北部平原等不同地势,平台有针对性购进相应机型,推进山地农机应用微机化。总投资400多万元配备各式插秧机35台、履带式旋耕机15台、轮式拖拉机11台,还有植保无人机、侧深施肥插秧机若干,并对机手进行专项培训,破解了山区农业机械化应用难题。“家里只有16亩田,地又不平坦,适用的农机很少,以前只能四处借,容易耽搁农时,现在方便了!”壶山街道七孔塘村的农民张祖明笑着说。

  农机智慧化管理,实现土地效益、农民利益最大化。平台启用“北斗”智能定位全控系统,在农机作业过程中,每三分钟自动摄影一次,由卫星直接传送回主机接收系统,兼具在线监控、自动测亩、协调管理等功能,便于管理者统计分析农机运行数据,提高服务面积的精准度和农机管理效率。

编辑: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