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 共富看乡村

衢州“宜居之城”蝶变记

2023-02-28 17:39:44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通讯员 毛慧娟 编辑:

  浙江在线2月28日讯(通讯员 毛慧娟)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最是一年好时节。鹿鸣公园里,成片的梅花盛开,吸引了一拨拨市民前来踏青;市民公园里,风筝在空中摇曳生姿,不少市民举家来此游玩;“两中心”内的图书馆安静闲适,成了不少市民“充电”的好地方;信安湖沿线绿道上,人们举起相机记录下当下的衢州美景……

  截至目前,衢州市区建成口袋公园34个,2022年全市整治提升绿化面积40.1万平方米,市区建成绿道381.18公里(全市893.79公里),市域内省级绿道全部贯通,2019年以来市区138个(全市269个)老旧小区实现改造升级……一个个数据,是衢州市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人民群众需求,下大力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潜心提升城市品位,让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市民公园内,市民悠闲玩耍。实习生 吴圣毅 摄

  不断提升城市能级

  让爱乐乐团点赞的演艺中心音乐厅、有“小呼伦贝尔”之称的智慧新城草坪公园、不断优化的城区路网……随着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网红打卡点不断诞生,一个个大项目接连完工,衢州的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近年来,城市框架持续拓展,一个景观优美、环境清新舒适的宜居城市已然呈现。我市坚持生态绿色理念,并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诸多“国”字号光环一揽入怀的背后,一座城水相依、绿水相融的秀美之城款款而来。

  2022年,市委市政府高规格组织召开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工作推进会,决定开展城市发展“十大专项”行动。一年来,全市集中攻坚127个重点城市建设项目,市文化艺术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工程、历史街区风貌衔接工程、衢州高级中学等48个重点项目竣工投用,119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部完成,完成投资319.4亿元。“小三城”展现新貌,“大三城”建设全面铺开,一个形态最好、功能最强、环境最优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正在加快建设中。

  城市的每一处变化,市民的体会最为真切。“从‘五水共治’到创文,衢州的市容市貌一直在改善,马路更宽了,城市更整洁了,群众的幸福感也显著提升。”衢江建投办公室主任王星认为,城市品质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没有终点,各级各部门群策群力,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考虑生态环保、医养结合、教育配套、产业发展、交通路网、公共服务供给等各方面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公共配套服务,加快补齐城市建设管理短板,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十年前,公园街景、图书馆、运动场所屈指可数,现在出门处处是公园,南孔书屋、健身广场、休闲绿道比比皆是。”市人大代表、柯城区信安街道恬静苑社区书记汪建霞不断称赞衢城的变化。她期待未来衢州城市基础设施能不断完善,托育、养老服务更齐全,天更蓝、水更绿,“让我们都居住在文明、安全、整洁、有序的环境中,幸福感满满。”

人们在图书馆内安静阅读。记者 毛慧娟 摄

  精细打造品质之城

  一座城市的品质,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纵深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未来社区建设、拆墙透绿、老旧小区改造、园林绿化提升、向黑臭水体“开战”、垃圾分类……衢城的洁净美,背后是城市管理的细致入微。

  “作为衢州人,最让我引以为豪的是衢州环境之美。乡村整洁,城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外地来的亲朋好友都对衢州的山水、城市建设、人文留下了深刻印象。”市政协委员、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吴耀伟认为,衢州的这些变化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如深入实施“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及修复工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衢州蝶变,美在自然,美在人文。我希望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尤其在建设未来社区(乡村)时,不仅注重生态环境,更要注重人文关怀,特别是特殊群体需求,比如无障碍设施建设,让每个人都能在衢州自在生活。”

  从未来社区到未来乡村,新一轮的有机更新正在推进中。“2023年1月,省里明确了2025年全省累计创建未来社区1500个左右、覆盖30%的城市社区,通过健全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的机制体制,使未来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新建、旧改的普遍形态。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市政协委员、江山市住建局城乡风貌推进专班的王婧相告,截至目前,江山市累计完成3个批次7个社区申报任务。“接下来,江山将继续牢牢把握‘未来社区就是城乡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的价值导向,联动老旧小区改造,聚焦民生服务工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以全域未来社区的理念,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从城市到农村,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带来了乡村整体风貌的持续改变。市人大代表、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书记余晓勤相告,近年来,余东村拆违治乱、收储农房,建设未来乡村,优化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空间,打造“一米菜园”“口袋公园”和“十里画廊”,实现了乡村“由乱到兴”的华丽转型,余东村获评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未来,我们也会持续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打响文化品牌‘金名片’,通过文化赋能强村富民,建设幸福乡村。”

编辑: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