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说事 天天办事” 象山方家岙村藏着治村美村法宝
记者 凌鑫 通讯员 陈光曙 责任编辑:方涛 2019-08-02 21:18:23
核心提示:
      2018年,通过村民说事,方家岙村全村共商议村级事务125起,办结率100%,村民满意度95%以上。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通过说、议、办、评,方家岙村大小事务都得到了更有效的解决。

  浙江在线8月2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凌鑫 通讯员 陈光曙)“我们合计着把村里的烧烤基地升级,让游客们有更好体验,争取这个月完工!”象山县墙头镇方家岙村党支部书记欧昌伍向记者介绍着前一夜“村民说事”的成果,除了升级烧烤基地,大家还商讨了近期村里的灌溉渠道修缮问题,在这场说事中,村民们畅所欲言,村干部们积极回应。

  近年来,村民说事已经成为象山县490个村治理村庄的特别方式,各个村在形式上多有不同,方家岙村的“夜夜说事”别具一格。时光荏苒,从邻里间细微摩擦说到到村里的发展大事;从只有村干部参与的小会到村民、乡贤、游客积极加入的大讨论;从有着700多个粪坑的“边缘”村落嬗变为游客如织的国家级生态村,方家岙村踏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1832059280.jpg

方家岙村全景

  “夜说事、夜夜说,我们已坚持多年”

  盛夏时节,记者从象山县出发,走进方家岙村。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旁,穿过笔直的林荫道后,一个生态农村公园出现眼前。村口的停车场几乎已满,其中还停着3辆显眼的旅游大巴。“村里的精品民宿、游泳池和游步道都比较吸引我,所以带着爸妈一起来避暑。”从大巴车下来的游客王女士说。

  工作日的方家岙村,游客也随处可见,绿水青山已经成为了方家岙村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的景象却截然不同。偏远小村怎样成了游客打卡地,村书记谈起村里这十几年间的转变,打开了话匣子。

  1993年之前,从墙头镇到方家岙村还是一条泥土路,村民们出行极度不便。欧昌伍指着村口的林荫道介绍,经村民大会商讨后,村民们决定修路,当时村里要求不分老少按人头每人出工四天,4个月内完成了路基工程。“村民们愿意放弃在外180一天的打工费,回到村里支持村路建设。从那时开始,我们村所有的建设都基本全村讨论,全村参与。”




方家岙村全景

扫一扫分享故事

象山县墙头方家岙村

方家岙村村共有674户2124人,是国家级生态村、浙江省首批3A级景区村庄。方家岙村民宿从2012年的7家,发展到现在的41家,床位810张,1张床位粗算算年收入超过1.2万元,最好的一家民宿一年纯收入超过30万元。 2010年,起源于象山西周镇的村民说事制度在全县推广,方家岙村“说事亭”修建。 村民说事是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以召开说事会为主要形式,组织引导村民围绕村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党群关系等内容表达诉求和想法,通过说、议、办、评四个环节,形成闭环机制,使村里大小事务得到有效处理,实现了集民意疏导、科学决策、合力干事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基层治理方式创新。“说”就是想说都能说。固定日子集中说,每个村设立说事室,每月确定至少1次以上的集中说事。同时根据需要上门说、现场说,及时了解、解决群众诉求。“议”就是遇事要商议。按照村级组织议事规则,常事急事定期召开村务联席会议商量办法,大事要事村民代表共同商议,难事特事提交上级商议。“办”就是有事马上办,根据事项类型,一般事项由事务员全程代办、重点事项督促交办、重大事项由镇村共同联办。“评”就是好坏大家评。让群众来评价,说事村民专项评,镇村互评,组织评议)。 这些年,方家岙村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秉着要把“好山、好水、好空气”卖到全国各地的梦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融说事、议事、办事、评事于一体的“村民说事”制度规范,打破村民与村干部沟通隔阂,凝聚起乡村发展的合力,走出了一条共商共信、共建共享的治村新路子。立足依山傍水的资源优势,借着县委实施全域旅游的东风,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项目,2018年接待游客近22万人次,旅游经营收入超过38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万元,踏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村民说事已经成为象山县490个村治理村庄的特别方式,各个村在形式上多有不同,方家岙村的“夜夜说事”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