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城市频道

镜头聚焦“双城” 笔触感悟变迁 媒体走读细数婺城“幸福密码”

2020-11-30 18:43 来源: 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 王静姝 梁亚伟 摄影 陈俊 田双双

  11月26日,“花满婺城 看见幸福”媒体走读暨短视频创意大赛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举行,来自中央、长三角地区、省、市主流媒体和全省各县市融媒体共享联盟站的百余名记者兵分两路,聚焦金华婺城,解读“双城”战略引领下,一座仙山婺水之都的“幸福密码”。

a1.jpg

  当天上午,“花满婺城 看见幸福”大型媒体走读活动采风团一组来到了第一站——琅琊镇,参观展陈馆、堰坝、廊桥,在白沙溪畔寻访诗意盎然的景色风光,聆听白沙溪三十六堰的前世今生。

a2.jpg

  行走在白沙溪畔,目之所及皆是灵动的山景水色,清晰可辨的黛色远山,清澈见底的淙淙溪水,迎风摇摆的路旁鲜花……各大媒体记者们在绿道上漫步,一路感受着婺城这片钟灵毓秀的水土孕育出来的灵秀风姿。“这么美丽的地方,就该多拍点照片回去。”“我特意带了无人机,航拍搞起来!”有备而来的记者们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单反、无人机,用镜头记录下婺城美景。

a3.jpg

  沿着绿道一路行进,采风团记者来到了横跨溪水的廊桥。长长的的廊桥上排列着一排整齐的展架,展现了琅琊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前后对比,如今的琅琊,山更青,水更净,空气更清新,形成了“人居水岸、水绕镇中、人景相依、景自天成”的悠悠古镇。

a4.jpg

  “水好、文化好、人好。”中国江苏网记者童棹凡用三个“好”字概括了自己的感受,“这是我第一次来婺城,琅琊镇山水灵秀、人文荟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沿着蜿蜒的白沙溪,采风团记者来到了白龙桥镇新昌桥村,一个个设计精巧的村景小品,一间间修缮精美的民宿客栈,凉亭里吹拉弹唱的村民“乐队”,广场上撑着油纸伞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姐姐团”......一道道灵动的风景,紧紧抓住了采风团成员的目光。

a5.jpg

  今年以来,借助“7+X”婺城乡创模式、“南山漫道”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等多方力量,新昌桥村既留住了“绿水青山”,也赚到了“金山银山”,按下了发展快进键。如今,这里犹如桃花源,村民自得其乐,风景美不胜收。看到新昌桥村这一派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采风团记者走入村民中间,与他们深入交流,用纸笔与镜头记录下村民的幸福生活。

a6.jpg

  “婺城山清水秀,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新业态,增加村民收入,可以感受到婺城百姓幸福指数高。”来自中新社的记者张斌感叹道。

  当天下午,采风团一组的记者们来到了古子城。天空微微下着小雨,细密的雨丝裹挟着冬季的寒意,形成了一片薄薄的轻雾,笼罩在古城中,沾湿了行人的衣衫与面颊。但这份寒意却丝毫抵挡不了记者们游览婺州古城的热情。

a7.jpg

  古城是一个地方美的聚合,它将人文、乡土都细细刻在了一木一瓦里,透露出诗意又古朴的气息。采风团记者从保宁门出发,沿着青石板铺筑的八咏街前行,一路欣赏古朴美景,体会古典之韵。

a8.jpg

  登上八咏楼,凭栏远眺,视野极为开阔。对面的八咏公园、沈约像以及婺江对岸的景色尽收眼底。站在高楼之上,记者们或用手中的镜头记录眼前美景,或站在古城模型前静心聆听讲解,或凝视李清照塑像与其神交......

a9.jpg

  走读过程中,有不少记者一直举着手中的稳定器,调试着手机、单反,认真拍起了Vlog。“从上午的‘梦幻白沙、水墨琅琊’,到现在充满历史韵味的古子城,婺城的美已经彻底征服了我,我要把这份美丽带回去,加快制作成片,让更多的人认识婺城,感受婺城之美。”余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叶葵这样说道。

a10.jpg

  走街串巷看老城新变,与八咏楼暂且挥别后,采风团记者来到了酒坊巷,这是金华老城墙根儿下的一条巷子,曾因开有戚家酒坊而闻名。金华酒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宋元时曾赢得“天下第一酒”的美誉。如今的酒坊巷,家家户户酿酒的场景虽已不再,但街头巷尾的食肆、咖啡馆、民宿使这条巷子焕发新生,游客纷至沓来。

  “我们四人台上站,表演节目三句半……”在红军巷口,一群身着红军服饰的小学生手持锣、鼓、碰铃,唱起了“三句半”,吸引了采风团成员们的注意。这条幽长的老巷讲述着一段历史,弘扬着一种精神,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和中小学生前来追寻红色印记、重温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采风团的记者们纷纷表示,此次婺城之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直观地看到并深切感受到了婺城人民在“双城”战略引领下的幸福生活。

  在雅畈老街、铜山斗牛场、婺州窑博物馆、飞扬智能制造小镇、县府里全球科创中心、城西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采风团二组实地感受了婺城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社会风貌,通过智慧与才干,书写婺城人民赶超图强的最美画卷。

a11.jpg

  当天上午,徜徉雅畈古镇,采风团记者驻足老街的白墙黛瓦下,捕捉百年”理发店对老手艺的传承和坚守,品味传统糕点中蕴藏的匠人之风,与童叟老妪同看一场美轮美奂的婺剧表演。竹编、灯笼、扎染、刺绣、国学、汉服…在美丽城镇建设中焕发生机的老街,业态丰富、一步一景,将小镇慢生活娓娓道来。

a13.jpg

  “在老街形式趋同的当下,雅畈老街充分挖掘了本地特色,传承了文化精髓。”来自庆元县融媒体中心的陈沛沛表示,老街婺文化韵味浓厚,扎染与刺绣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a12.jpg

  一山一水一风情,一窑一牛一特色。移步至雅畈镇铜山斗牛场,作为婺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一场精彩的“斗牛盛宴”正在进行。参赛的两头牛头角相抵,不甘示弱,你来我往,旗鼓相当,不时溅起阵阵泥浆。斗牛场外围满了观众,采风团成员也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惊险刺激的一幕幕。

a15.jpg

  指尖耕耘,对话古今。汉灶村的婺州窑遗址因历史久远,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保单位。近些年经常有来自各省市,甚至外国的陶瓷专家学者都慕名前来。如今,汉灶村还迎来了一位婺州窑大师——陈新华。他是金华婺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婺州窑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为复兴婺州窑,他把工作室搬到了汉灶村。这里经常迎来一批批慕名前来的游客。

a17.jpg

  置身陶瓷王国,采风团成员一边了解瓷器的历史沿袭,一边将镜头对准工作人员,见证陶艺作品从泥胚到成品的蝶变。“我感受到了婺城深厚的文化积淀,也看到了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亲眼目睹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来自瓯海区融媒体中心的夏卢克表示,婺城有非遗传承、有产业发展,极富生命张力。

a16.jpg

  和夏卢克抱有同样想法的媒体朋友还有很多。沿二环西路行至飞扬智能制造小镇,在今飞年产1000万件摩托车轮毂智能制造项目现场,采风团成员纷纷被眼前的“高大上”生产线所震撼。全程自动化、工业物联网、大数据管控,现代化智能化生产模式,让传统制造业“老树发新芽”焕发新活力,也让见多识广的媒体人啧啧赞叹。

a18.jpg

  进乡入村见美丽蝶变,走街串巷看古城新貌,美好瞬间频频在采风团记者的镜头前定格。当天下午,采风团记者来到位于新华街的县府里全球科创中心,通过走访园区企业,感受婺城澎湃的创业创新热潮。

  “婺城的土地上,到处涌动着创业创新热潮,这里的创新氛围一点都不逊色于杭、甬等城市。这些高科技企业之所以能来婺城创业创新,我认为关键还是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来自中国经济时报的徐祖贤表示,婺城创新驱动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空间,一定能成为浙中乃至浙江的创新高地。

  在城西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采风团记者认真听取介绍,并现场访谈,详细了解民情民访代办组织结构、工作内容和运行机制等情况,汲取县域治理现代化的鲜活养分。

a19.jpg

  来自建德市融媒体中心的付敏强与民情民访代办员——“中国好人”宋园春深入交流。得知60多岁的她带领团队为群众解决疑难纠纷1200多件时,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调百姓之难、解群众之忧、护平安和谐,婺城民情民访代办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平安婺城·幸福城”的底色会越擦越亮!”

a20.jpg

  走读活动在绵绵细雨中落下帷幕,采风团成员运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充分领略和感受了婺城儿女在奋进“双城”战略走深走实中展现的奋斗拼搏精神。他(她)们纷纷表示,此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今后,他们还将携手把优美的人文山水推广出去,汇聚成婺城发展的澎湃动力,为加快“双城”战略落地成景提供强劲支撑。


编辑: 郑胜颖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11月26日,“花满婺城 看见幸福”媒体走读暨短视频创意大赛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举行,来自中央、长三角地区、省、市主流媒体和全省各县市融媒体共享联盟站的百余名记者兵分两路,聚焦金华婺城,解读“双城”战略引领下,一座仙山婺水之都的“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