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歌大赛总决赛 村歌里的幸福密码

2020-11-20 10:04:5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陆遥 梅玲玲 通讯员 姜梦倩 编辑:修永平

  村歌,已经成为了浙西小城江山一张闻名全国的文旅金名片。

  从一首村歌到200多首村歌,从一人独唱到人人合唱,从一村唱到村村唱……13年来,江山的村歌走过了一条不断提升的发展之路,不仅获得了“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村歌之乡”“中国村歌创作基地”等响当当的荣誉,更唱响了村歌乐民、村歌富民、村歌润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11月21日,江山即将迎来2020年“庆丰收·迎小康”中国村歌大赛总决赛。为什么江山坚持专注唱村歌?大赛前夕,记者走入江山的美丽乡村,听听3首嘹亮的村歌,如何唱出村民的文化自信,解读江山村歌的文化密码。

  《力争前茅》

  一段展示风采的进行曲

  “咚咚锵咚咚隆咚锵!”一阵阵铿锵锣鼓声中,记者来到新塘边镇毛村山头村文化礼堂。“家家勤劳致富,日子越过越好……”鼓声歇,歌声起,村支部书记周勇强精神饱满地唱起了村歌《力争前茅》。

  “人人热爱家乡,风景这里独好。”一曲唱罢,周勇强介绍起这首村歌:“《力争前茅》描绘了一个村民通过勤俭自强、艰苦奋斗建设出新家园的美好场景。我们村在外能人多,每逢村里修路、建公共活动中心等重大工程,在外乡贤们都踊跃捐款,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优良的家风村风影响着一个群体,关系着一个村庄的发展。

  “有了村歌后,大家不再围着麻将桌转,一有空闲便聚在一起练腰鼓、唱村歌,可开心了!”村民潘凤水说。

  村歌,唱出了村民力争前茅的风采,也唱出了村庄蒸蒸日上的发展。村庄致力发展体育产业,建成了全国首个农村攀岩主题公园、江山市首个农村7人制笼式足球场,每年接待体育健身人员数万人次。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一首蓬勃发展的交响曲

  村歌唱得好,更要融合发展得好,才能富了脑袋又富口袋。如今,来江山听村歌、唱村歌的游客越来越多,各村民俗文化悄然兴起,为全域旅游注入了生机活力。

  大陈乡大陈村,是江山市最早唱村歌的地方。2007年,大陈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唱响了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大陈面经过村歌“带货”,年销量达到3000吨。13年来,村歌已经为村庄带来了巨变。作为3A级景区村,大陈村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

  村歌文化品牌建设换来乡风文明的改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目前,全市三分之二以上行政村拥有自己的村歌,每年开展文化礼堂村晚等各类村歌活动300余场次,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近年来,江山先后承办或举办了全国村歌之星大赛、全民合唱节、幸福江山村歌大赛等活动,推动农民逐步从村里唱、镇里赛、市里演,到走出江山秀文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覆盖全域。村歌不但唱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其MV更是制作成G20杭州峰会的文化礼品。

  《清泉新歌》

  一曲不断谱写的新乐章

  “清泉啊,清泉是一首歌,一首美丽动听的歌。歌里有对祖辈故土的眷恋,歌里有对茂密森林的情感……”一首《清泉新歌》,道出村庄的历史,也勾画出这里的浓浓乡情。

  清泉村作为江山市最大的下山搬迁安置村,集聚了13个乡镇78个行政村4000多名村民。如何把这些来自不同地区乡亲的心凝聚在一起,成了这个移民村治理过程中首要问题。

  “我们的秘诀,就是共唱一首村歌,念好一个‘和’字经。”村党委书记吴香华说,村里经常组织大家在树下唱《清泉新歌》,并通过广播早晚播放,将旋律渗透到每位村民心中。哪户不配合工作的,练村歌的间歇,姐妹们相互聊聊,一个个疙瘩全解开了。

  村歌化人。在建设幸福江山过程中,江山市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突出打造村歌文化,有效推动了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民素质提升,形成了独特的村歌文化现象。


编辑:修永平
相关新闻

纵横浙江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