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精准帮扶有准头 幸福生活有奔头

2020-10-17 20:28:22 来源:浙江在线-长兴新闻网 作者:记者 胡丕菊 编辑:修永平

  浙江在线-长兴新闻网10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胡丕菊)10月17日是第7个国家扶贫日。树树皆秋色,山山果飘香,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在长兴,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惠民措施书写着一张让老百姓满意的答卷:山间,吊瓜果逐渐成熟,成了橘色,变成帮扶“致富果”;湖里,大闸蟹爬出草团,沐浴阳光,“水里”的增收文章同样精彩……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多点开花,低收入农户拿工资、变股东、分红利,讲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增收致富故事。

  截至9月底,全县16个乡镇(街道、园区)帮扶低收入农户1638户,共计3831人,实现助农增收总额3793.57万元,户均增收2.32万元,人均增收9902元。

  猕猴桃结出“致富果”

  走进虹星桥镇谭家村金兰家庭农场的猕猴桃帮扶基地,丰收的果实挂满枝头,负责人李德堂带着低收入农户采摘猕猴桃。经过挑拣、打包,几十箱猕猴桃将以最快速度运送至客商手中。

  “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基地很照顾我们,干一天活有100元收入。除草、翻土、施肥,工作强度不大,对我们这些年纪大点的人来说还能干得动。”猕猴桃架下,低收入农户陈小春边说边忙着采摘。

  在猕猴桃基地,包括陈小春在内,一共安排了3户低收入农户,挂满枝头的猕猴桃成了他们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据李德堂介绍,猕猴桃基地占地10亩,亩产猕猴桃4000斤左右,目前集中采摘期,安排低收入农户帮忙采收,不仅解决了用工问题,也为低收入农户增加些收入。

  “采摘期后,还有部分除草、养护等一系列扫尾的活干,也能增加额外收入。”谭家村工作人员李艳介绍,近年来,村里以“社户对接、产业帮扶”为着力点,以助农增收入为目标,通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低收入农户稳步增收。

  吊瓜丰收打开增收路

  温柔的阳光躲开云层洒向山头,煤山镇六都村吊瓜帮扶基地里一派忙碌,如拳头般大小的橘色果实缀满枝头,看着喜人。吊瓜架下,低收入农户和党员志愿者采收、分拣、搬运,一片丰收景象。

  低收入农户王乃斌怀抱着一筐现摘的吊瓜果,喜笑颜开。“今年第一年种吊瓜,种子、土地、化肥一应开销都不用操心,村里提供技术指导,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产业。”

  王乃斌因身患疾病不能干重活,以前家里的一切开销全靠“种出来”,没有额外收入。在村里精准帮扶政策支持下,王乃斌和另外3户低收入农户共同管理25亩吊瓜帮扶基地,从选种开始,到日常管理,全部亲自参与,年底分红,每户能增收1万余元。

  而低收入农户吊瓜的销路,经长兴吊瓜产业农合联对接,与专业吊瓜加工企业签订包收协议,保底价大约是每斤25元。

  “今年刚尝试种植,目前来看,吊瓜收成不错,亩产150~200斤。明年基地打算扩大种植规模,低收入农户的腰包还能再鼓一鼓。”六都村党总支书记朱再昌说,目前种植的越蒌三号吊瓜是新品种,前景可观,小小一枚吊瓜为低收入农户打开一条增收致富路。

  蟹塘里书写帮扶“大文章”

  秋风起,蟹脚肥。眼下正是大闸蟹集中上市时期,洪桥镇七斗漾大闸蟹产业帮扶基地里的大闸蟹也正陆续捕捞上市。

  天气转阴,早晨的蟹塘边多了些寒凉。今年66岁的施卫雄(化名)早早来到基地,查看螃蟹长势。“过几天,又有一批螃蟹可以捕捞上市,盼了一年,终于有回报了。”

  施卫雄是洪桥镇东王村低收入农户,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基地里分得4亩的蟹塘养殖大闸蟹,他坦言,现在的生活有了更多盼头。“以前没养过蟹,一开始心里也没底。但镇农合联免费提供蟹苗、饲料,我只需负责日常养殖管理,后续销售也不用愁。”站在蟹塘田埂旁,施卫雄俯下身捞起一网螃蟹,脸上堆满笑意。

  据洪桥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沈小培介绍,与普通帮扶基地不同,七斗漾大闸蟹产业帮扶基地是由洪桥镇农合联牵头组织,长兴县大闸蟹产业农合联负责具体实施连片流转蟹塘36.6亩,投资30万元建设,主要针对10户困难退役军人、大学生、党员家庭等提供精准帮扶。

  “我们按照‘农合联+基地+帮扶户’的模式规划大闸蟹产业帮扶基地,通过免费提供蟹塘、蟹苗等‘硬件’上的保障,并且不定期组织开展水产养殖实用技术培训,邀请螃蟹养殖‘土专家’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让低收入户学到实打实的技术。”沈小培说。

  看似普通的蟹塘里却暗藏着帮扶“大文章”。据悉,大闸蟹全面上市销售后,10户低收入农户预计户均增收1.3万元以上。


编辑:修永平
相关新闻

纵横浙江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