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加强管控 连续22年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

2020-08-20 14:50:30 来源:浙江在线-德清新闻网 作者:记者 张志炜 编辑:修永平

浙江在线-德清新闻网8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志炜)加强耕地垦造,是德清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耕地质量、数量动态平衡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德清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指示,多措并举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全力盘活生态保护、粮食安全和发展空间,已连续22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占补平衡”支撑。

将废弃矿山变成绿色田园

在德清县乾元镇城北村方山,曾经飞沙漫天的矿地如今已“蝶变”为一片沃土,田地里成片的水稻长势喜人。德清县共投入4250万元对该地块790余亩历史遗留废弃采矿用地进行复垦,新增水田740亩,同时引进种粮大户进行规模种植。这处原本荒无人烟的废弃矿地呈现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肥沃”的新面貌。

“复垦区内有十亩水稻试验田,首次种植亩产高达1200斤,目前该项目已全部种植水稻。”德清县乾元镇城北村党总支书记夏冬冬介绍,在复垦中他们还配套了边坡复绿治理和山坡地果树种植等,将整体打造成为农业观光生态园。

德清县曾经是一个矿山富集的资源型地区,矿业兴盛,全县矿地面积达4.57万亩。2015年,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对全县矿山进行了全面关停整治。为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德清县围绕废弃矿地大做文章。根据废弃矿山的特点植入相匹配的产业,用新的产业体系与发展理念进行环境修复和生态涵养。

“向废矿要地,是基于县情特点和生态优先要求,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项创举。”德清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把杂草丛生、坑坑洼洼的废弃矿地建设成为生态良好、利用高效的优质水田、高产粮田,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水田造好后,为了确保把地种好,我县还设置了后期管护保证金,并设立相应的粮食补助机制,形成了良性发展。

让荒地旧园产生持续效益

全域土地整治是德清县破解用地空间制约、促进土地利用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德清县充分发挥垦造耕地在土地全域综合整治中的基础作用,将耕地垦造与土地流转同步推进,“迁村腾地”与农民转移同步开展,工程建设与政策整合同步安排,有效调动了基层积极性,叠加成效不断显现。

德清县雷甸镇雷甸村壕里土地开发项目整治总面积808亩,垦造新增耕地752亩,项目涉及雷甸镇雷甸村、乾元镇金火村。项目整治前为废弃园地,通过一年多的土地整治,目前机耕路、排灌渠、泵站等各项工程已基本完工,形成了适合现代化农业种植生产的高标准农田,已全部落实水稻种植。

通过对低效园地、坑塘水面及荒草地实施垦造耕地,将农村散落、闲置、低效的用地建成连片优质耕地,可以将土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合理化、有效化和规范化。在此基础上,我县还通过因地制宜在垦造耕地上建设优质水田、高产良田、美丽田园,重点发展精品高效产业。今年,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县已完成土地开发垦造新增耕地面积653亩。

以耕地垦造腾出发展空间

土地要素保障主要涉及三项重要指标:规划空间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其中,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是一项关键指标,简单说就是如果建设项目占用一亩耕地,就需要补充一亩耕地。

德清县将垦造耕地作为破解占补平衡压力、支撑项目用地保障的“关键一招”,以垦造耕地开启县域发展新空间,连续22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2015年以来,全县共实施垦造耕地项目72个,实施总面积1.02万亩。

近年来,通过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统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德清县为杭州二绕、湖杭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使用指标4593亩。通过老旧工业园区改造、低效用地再开发等举措,德清县积极引导土地流向“高科技、高附加、高税收”的优质项目,大大节约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2018年以来,已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0000亩。

编辑:修永平
相关新闻

纵横浙江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