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访温瑞塘河主源头

2020-07-14 10:46:04 来源:浙江在线-瓯海新闻网 作者:陈丹 编辑:修永平

  温瑞塘河从东晋时代,伴随时光年轮辗转千年,北系温州府,南牵瑞安城,一路逶迤,是温州人的“母亲河”。她就像一条大地血脉,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温州人,孕育了璀璨的瓯越文明。

  2014年,瞿溪街道泉东川桃源溪被确定为温瑞塘河的主源头,终于解开了温州人千百年来悬于心间的谜团。树有根,水有源。温瑞塘河是每个温州人永恒的依恋和情愫,塘河源的确定令人欣喜和激动,从此之后越来越多的温州人踏上了“母亲河”探源之旅。盛夏的一天,我一人一杖去寻访温瑞塘河的源头,了却多年来的一桩夙愿。


  塘河源

  一

  车子行驶了挺长时间,行过岭背继续向山里进发,十几分钟后终于到达了泉东川。泉东川别名泉东坑,以村前溪流而得名,清乾隆、光绪《永嘉县志》均作“泉东坑”。这是一个沿谷坡矩形布列的古老村落,藏匿于青山夹峙的峡谷之中。北面是依山而建的错落民居,南面是郁郁葱葱的连绵青山,中间流淌着一脉清溪。据当地《陈氏宗谱》所载,陈氏先祖陈继姜于元兵南下时,自温州清河里举家避居村西1公里处庄基,后繁衍成村,故有“庄基陈”之称。这里隐秘、静谧、安宁,这里有山有水、有林有田,在战乱的年代确实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

  温瑞塘河的源头好水赋予了这里足够的灵气,泉东川历史上文人辈出,“十八件蓝衫”的故事在历代村民中口耳相传。据说,清朝时一幢屋里就出了五位进士,民国儒将潘鉴宗拜谒泉东川老师陈益南的故事也让人津津乐道。

  村口的陈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宗祠坐南朝北,由正厅、前厅、戏台、左右廊围成院落式建筑。宗祠正厅保留着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重修。宗祠前古旧斑驳的旗杆石、宗祠大门上方明代内阁左史包容题写的扁额,是泉东川那些荣耀时刻的见证,也佐证至今还在流传的一个个历史故事。


  陈氏宗祠

  二

  问村民塘河源在何处?村民指着不远处的一条山岭说:“沿那条岭走个50多分钟就能找到。”欲访塘河源,需先走一段船放岭古道。船放岭古道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起于瞿溪大岙,经泉东川至大蟒坪,与瑞安交界。此岭与瞿溪二月初一集市密切相关,为农副产品交易的“丝绸之路”。

  沿道而上,脚下石板青阶,耳畔竹叶聆动,不时还能遇到山溪跃池,芦花翻涌,一鸟飞鸣。远山近水皆如画,总是走走停停,大概行进了1公里后,来到了一个分岔路口。这时的我早已汗流浃背,但是寻访塘河源头的兴趣丝毫未减。

  根据路边指示牌的指引,我在分岔路口左拐,进入一条蜿蜒的石头小道,穿过一片繁密的桃园,继续向上登爬。没过多久,一平台出现在山岭深处,平台之上有一圈圆水,此即为温瑞塘河主源头——瞿溪桃源溪的立碑之地。

  温瑞塘河因何定源瞿溪桃源溪?温瑞塘河主要由郭溪、瞿溪、雄溪汇聚而成,其中瞿溪山区集雨面积19.97平方公里,为温瑞塘河上游集雨面积最大的山区。而瞿溪支流桃源溪集雨面积达到了12.31平方公里,因此从溪流集雨面积分析,瞿溪的桃源溪为温瑞塘河的主源头。还有桃源溪主流长度和平均径流量均为温瑞塘河上游山区溪流最大。另外,瞿溪桃源溪还造就了当地沉淀千年的水文化。


  古道

  三

  一圈圆水的旁边竖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塘河源”三字。石碑下方有一眼细小的泉水,一片滴水的声波,有隐隐的沽沽声从山的心脏传出,这就是温瑞塘河的源头了。

  塘河源头之水缓缓注入那一圏圆水,紧接着又汇入下方山涧的一线清溪……它质朴、单纯、娇弱得让人心疼,我们实在无法将它与辽阔、旷远的温瑞塘河联系到一起。河流和人竟然是这般相似,刚从母体里走出来的时候,孱弱是怎么也跳跃不过去的。但是,它不会永远的这样孱弱下去,它会积蓄力量,然后慢慢壮大。

  寂静的山谷中,倾听塘河源的泉水叮咚,犹如母亲的呢喃一样,直抵灵魂,让人心情渐渐放松,思绪变得分外敏锐。我仿佛跟着塘河源头从大山深处和花草树木根须间汇集成流的小溪一起出发,平静从容地穿过蜿蜒起伏的山峦和坡地,跨谷越涧。沿途中,它接纳了沟沟岔岔无数条不知名的细流,它在山崖之上飞泻而下,跌落成雄伟的呐喊,它在峡谷之间穿梭而行,流出了九曲回肠,一路壮大,终成欢畅之势。我看着它,从涓涓细流逐渐开始变得宽厚辽阔起来;我看着它,走下了山,经过村庄,流过平原,奔向大海。

编辑:修永平
相关新闻

纵横浙江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